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6:33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4 11:30
孙义燧在天体力学领域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特别是在定性理论和非线性天体力学的研究中。他的一项重要成果是,通过对三体问题的深入探究,他获得了三体运动轨道根数变化范围的充要条件。具体来说,他成功解决了在给定初始三体位置下,三体运动轨道的形状和空间位置变化的完整边界问题,这是天体力学中的一个关键突破。
在三体问题的椭圆Euler特解研究上,孙义燧与C.Marchal等合作,他们共同揭示了一个重大结论:对于具有相同质量和角动量的三体系统,与Marchal的合作使他们找到了椭圆Euler特解对应惯量矩的最大下界,这个下界实际上也是所有可能的有界运动惯量矩的最大值,对天体运动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孙义燧的另一项突出贡献在于,他首次揭示了在保守系统中,存在大量近可积的三维保体积映射,这些映射具有二维不变环面。他与程崇庆共同完成了这一发现的数学严格证明。这一成果否定了两个备受关注的猜测,一是关于保守系统拟遍历性的传统观念,二是Pesin提出的关于保体积映射非零Lyapunov指数的理论。孙义燧的这些工作,无疑丰富了天体物理学的理论基础,提升了我们对天体运动规律的理解。
中科院院士、天体力学家。浙江瑞安人。195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南京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非线性科学中的若干前沿问题”项目首席科学家。孙义燧教授长期从事天体力学和非线性动力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他的主要贡献是发现和证明了不具辛结构的近可积系统中不变环面的存在性,由此否定了拟遍历猜测和珀欣猜测。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了近50篇论文。自1978年以来,获国家教委和江苏省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四次。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目前为国际天文联合会、天体力学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