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7 09:0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08 15:00
瑶山鳄蜥是一种独特的爬行动物,它们适应于大山与小冲沟的复杂生态环境。它们的理想栖息地是拥有乔木林的地区,林下则繁茂着乔木、灌木和藤蔓,地面植被保持潮湿且阴凉,透光度大约在20%左右,常常能在有流水的积水窝附近找到它们。平时,瑶山鳄蜥常常在小树枝上休息,被称为“大睡蛇”,一旦被惊扰,便会迅速跳入水中藏匿。
瑶山鳄蜥的食性多样,主要食物包括小青蛙、蚯蚓、蚂蚱、金龟子、蜻蜓和蟑螂等。每年的10月至次年3月,是它们的冬眠期,期间它们会进入休眠状态以度过寒冷的季节。
这种奇特的生物是一种卵胎生动物,繁殖活动主要在夏秋之际。受精卵在母体内部发育,大约在第二年4月,幼鳄蜥便能独立生活。对于科学研究来说,瑶山鳄蜥具有重要的价值,它们在物种形成与演变的研究中扮演了关键角色,并且因其发现地瑶山,成为了国际学术交流的重要对象。
1928年至1929年间,中山大学生物系考察队在广西大瑶山进行了考察,采集到了28条独特的爬行动物,其中2号被赠送给德国柏林动物博物馆。这种新发现的物种由德国人Ernst Ahl于1930年命名,拉丁学名为Shinisaurus crocodilurus Ahl。Shinisaurus来源于领队辛树帜教授的姓氏,crocodilurus则因其形态酷似鳄鱼而得名。因此,人们通常称它们为瑶山鳄蜥,以纪念它们的发现地。
瑶山鳄蜥又称雷公蛇,属独科种,为我国特产。l928年由广州中山大学生物考察队任国荣等人首次在金秀县内发现,1930年德国学者为异晰科鳄蜥属,定名为瑶山鳄蜥,现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珍贵动物。 瑶山鳄蜥为卵胎生爬行动物,体近圆柱状略扁,头似蜥蜴,躯体、棱脊、尾部则似鳄鱼,长约20— 30厘米,四肢粗壮有力,体背深褐黑略带黄色,腹部蛋黄色带棕色或橙黄色,鳞片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