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07:1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20:39
从道的本质出发,人的存在与道密切相关。从科学的角度探讨,人体的复杂系统如呼吸、消化等,是由层次分明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构成。细胞又细分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而这些又可进一步剖析为分子、原子、离子等微小粒子。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从微观的中微子,到更深层次的无极(道),揭示了能量的无形存在,它构成了世界的基石,尽管我们对某些层面的理解仍有局限。
然而,宏观与微观世界的理解并不一致,比如“道可道非常道”揭示了超越常规的真理。生死之间,人的身体回归道的微妙世界需经死亡,而心灵则可通过道德实践回归。因此,人生的真谛在于在生中寻求生存,这个真知实难普世,只有少数人能领悟。世间常人以身代“我”,智者以心为“我”,却忽略了道才是真正的自我(本我)。
曹雪芹以“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揭示了生活的虚实变换。在《红楼梦》中,佛教与道家思想交织,如“失道而后德”揭示了人生失衡后的道德追求。德与理源自道,却带有片面性,导致生命的有限。回归道是生命的必然诉求,而艺术则如渡船,连接生死两岸,而爱情则被比喻为渡河时的木头,只有抵达彼岸,方知其真实意义。
贾宝玉作为故事中的主角,他的经历反映了看破红尘的佛教理念,以及对“臭皮囊”这个世俗之躯的淡然态度,这与曹雪芹晚年的黯然心境相互映照。道失而德显,积累善行能重归道,这是人生的根本运动,而艺术和爱情,只是这个过程中的辅助与启示。
《红楼梦》中有许多玄而又玄的人生现象,让读者百思而不得其解。为了让读者能解“其中味”,曹雪芹在小说的第五回(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中特为读者指迷。所以,能走进“太虚幻境”,看清太虚幻境的真面目,读者才可能读懂《红楼梦》这一部“千古奇书”。 太虚幻境石牌坊上写着四个大字“太虚幻境”,两边有一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石牌坊上的横批和对联里隐藏的玄机便是踏入《红楼梦》真意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