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04:3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9 13:17
日常维护不锈钢电解线电解抛光液时,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首先,抛光后表面的似未抛光斑点可能源于抛光前的除油不彻底,使用“云清牌除油除蜡液”在60-90℃下浸泡5-20分钟,如需更换,需考虑使用新液。
局部灰黑色斑块可能源于氧化皮未除干净,推荐使用“云清牌不锈钢氧化皮清除液”或清除膏,具体产品可根据需要咨询威海云清化工开发院。
工件棱角和尖端腐蚀可能是因为电流过大、温度过高或抛光时间过长,需调整电流密度、溶液温度或缩短抛光时间,并检查电极位置,确保电流均匀分布。
工件光泽不亮可能是因为电解液失效或比例失调,检查液是否过期或需要调整成分。表面的白色条纹则可能是溶液相对密度过高,需增加搅拌或稀释至1.72,加热至90-100℃。
抛光后出现阴阳面和局部无光泽,可能是工件位置不当或互相屏蔽,调整位置以确保电力分布均匀。部分区域不够光亮或有垂直状不亮条纹,可能是气泡未脱离或气流线路问题,可通过提高电流密度或搅拌速度来解决。
挂具接触点无光泽并有褐色斑点,可能是接触不良或接触点少,需确保导电良好和增大接触面积。不同工件的抛光效果不一,可能与电流分布不均或工件相互影响有关,解决方法是减少同一槽抛光件数量,调整摆放。
抛光后凹入部位和接触点附近的银白色斑点,可能是位置问题或屏蔽效应,可通过调整位置或提高电流密度来改善。电解液成本涉及电费、电解液等,不同材质的电流密度要求各异,对成本有直接影响。
电解液泡沫的出现可能是因为工件表面未除油,需清理油污或抛光前进行除油。电解液中硫酸与磷酸的比例影响抛光速度和亮度,需调整以优化效果。
抛光后表面光泽问题可能与电解液中的铬酐含量过高有关,推荐使用无铬抛光液。工件表面无光泽和浅*底子上的白色斑点,可能是铬离子影响,选择无铬电解液是解决方案。
在电解抛光过程中,温度、时间、材质、电解质等因素都会影响效果,确保操作在适宜条件下进行。电解过程中出现打火现象,需检查挂具、电解液密度和电流密度,并尝试更换合适的材料。
最佳操作温度应在50-90℃,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抛光效果。对于工件表面的凹凸不平和麻点,需先清除锈蚀,使用活化液或除锈产品。
在电解抛光时,铜挂具可能带来问题,建议使用钛挂具,并注意绝缘处理。阴阳极的最佳面积比为1:2-3.5,极距为10-30厘米。电解液老化后,可通过添加硫酸进行维护。
初次抛光失败,可能是因为接反了极性,需重新连接并理解正确的操作流程。
不锈钢电解线广泛用于汽车配件、航空、航天五金工具,化工。具体如下:工艺品,轴承,滑花,医疗仪器,电器等。延展性好,用于成型产品。也可通过机械加工使其迅速硬化。焊接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