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新公司后发现和自己想的不一样,要不要马上走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6:2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15:51
网友@迦南工作一年了,最近跳槽到了一家大公司做新媒体运营。才工作一个星期,他就越来越不开心了,新工作和面试时谈的很不一样,和自己想象也有很大出入。
迦南以为自己主要是运营公众号,撰写推文,策划活动等等,可是这些只占用自己很少的精力。直属领导经常让他去展会上录视频。当公司举办各种线下活动时,领导就让迦南扛着摄像机去现场,客串录像师,还要求他完成后期剪辑。
迦南很委屈,“录像,我不懂呀,后期视频剪辑,我也不会呀。”
领导一句话就怼了过来,“不懂,你还不会学么?谁天生啥都懂呀!你看你这叫苦叫累的样子,年轻人多学点东西有什么不好?!”
迦南很苦恼,这份工作跟自己想得很不一样,他甚至觉得领导就是在故意为难他,那要不要马上离职走人呢?
迦南的经历在职场中比较常见。很多人都以为入职新公司就意味着跳槽成功了,其实未必,进入新公司后很可能面临新的问题。比如,像迦南这样发现新公司不符合自己的预期。
这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其一,可能是跟面试时公司承诺的情况不符;其二,也可能是和求职者自身预估的情况不符。
《跳槽就是相亲》的作者珍妮姐姐曾 详细指出了 预期不符的 3 种情况:
包括职责不符 、 职级不符 、 层级不符等 ,也就是说,当初许诺你的职位和你入职的职位不一样。
迦南的经历就明显属于职责不符,入职后的工作职责和面试时沟通的工作内容不一致。
而职级不符、层级不符等,主要是说承诺的职位和级别在入职后没有落实到位。
包括汇报线关系不符 、 团队规模不符 、 融洽度不符等 ,前两个是和当初承诺求职者的不一样,最后一个是和求职者个人预期不一样。
下面举3个例子分别说明这3种不符:
汇报关系不符——比如,面试时说这个岗位直接跟部门经理汇报,入职后你发现你和部门经理之间,还隔着一个高级业务主管。
团队规模不符——比如,面试时说这个团队是公司核心业务部门,入职后你发现,团队在公司只算个三线部门,很难争取到资源和费用。
融洽度不符——比如,你以为团队成员都很好相处,团队很融洽,很nice,入职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很多同事根本不喜欢你这个空降兵。
包括职位的发展前景不符,部门的发展前景不符,甚至是企业的发展前景不符等 ,我们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其实,不管发生哪种情况,遇到哪种“不符”,大家要做的就是——先观察后思考,先分析后行动。千万不要立即做出就要走人的决定,因为情况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困境也是有可能通过努力而扭转的。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首先应该积极面对,分析思考,扭转解决。而消极回避,一走了之,应该只被用作最后一招,是最下下之策。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呢?
一方面,分析产生不符的原因。 为什么会不符?是和当初承诺不符?还是和个人预期不符?如果是个人预期导致的,是否个人做出了过于乐观的估计?
另一方面,根据不符产生的原因进行积极应对。 分析清楚,哪些是自己努力之后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个人努力无法改变的。自己把能够改变能够掌控能够努力的部分全部做完之后,再来看这家公司是否值得你继续待下去。
一般来说,积极应对可能会产生2种结果:
(1)情况变好了,个人适应了,问题解决了,那就留下来继续工作吧。
(2)情况变得更糟,个人仍旧无法适应,这时求职者就要考虑离开这个团队这个部门了。
如果求职者对这家公司非常认可,而且公司内部有很多人员流动的机会,就可以考虑转岗。
如果求助者对这家公司比较失望,或者认定内部没有其他合适的机会,就要转向外部寻找机会,开始新一轮的跳槽行动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求职者给自己思考和行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个月左右,这也差不多是新岗位试用期的范畴。在试用期结束之前,求职者可以随时走人,这样对个人对公司的损失都是最小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4 15:48
网友@迦南工作一年了,最近跳槽到了一家大公司做新媒体运营。才工作一个星期,他就越来越不开心了,新工作和面试时谈的很不一样,和自己想象也有很大出入。
迦南以为自己主要是运营公众号,撰写推文,策划活动等等,可是这些只占用自己很少的精力。直属领导经常让他去展会上录视频。当公司举办各种线下活动时,领导就让迦南扛着摄像机去现场,客串录像师,还要求他完成后期剪辑。
迦南很委屈,“录像,我不懂呀,后期视频剪辑,我也不会呀。”
领导一句话就怼了过来,“不懂,你还不会学么?谁天生啥都懂呀!你看你这叫苦叫累的样子,年轻人多学点东西有什么不好?!”
迦南很苦恼,这份工作跟自己想得很不一样,他甚至觉得领导就是在故意为难他,那要不要马上离职走人呢?
迦南的经历在职场中比较常见。很多人都以为入职新公司就意味着跳槽成功了,其实未必,进入新公司后很可能面临新的问题。比如,像迦南这样发现新公司不符合自己的预期。
这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其一,可能是跟面试时公司承诺的情况不符;其二,也可能是和求职者自身预估的情况不符。
《跳槽就是相亲》的作者珍妮姐姐曾 详细指出了 预期不符的 3 种情况:
包括职责不符 、 职级不符 、 层级不符等 ,也就是说,当初许诺你的职位和你入职的职位不一样。
迦南的经历就明显属于职责不符,入职后的工作职责和面试时沟通的工作内容不一致。
而职级不符、层级不符等,主要是说承诺的职位和级别在入职后没有落实到位。
包括汇报线关系不符 、 团队规模不符 、 融洽度不符等 ,前两个是和当初承诺求职者的不一样,最后一个是和求职者个人预期不一样。
下面举3个例子分别说明这3种不符:
汇报关系不符——比如,面试时说这个岗位直接跟部门经理汇报,入职后你发现你和部门经理之间,还隔着一个高级业务主管。
团队规模不符——比如,面试时说这个团队是公司核心业务部门,入职后你发现,团队在公司只算个三线部门,很难争取到资源和费用。
融洽度不符——比如,你以为团队成员都很好相处,团队很融洽,很nice,入职后却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很多同事根本不喜欢你这个空降兵。
包括职位的发展前景不符,部门的发展前景不符,甚至是企业的发展前景不符等 ,我们就不再举例说明了。
其实,不管发生哪种情况,遇到哪种“不符”,大家要做的就是——先观察后思考,先分析后行动。千万不要立即做出就要走人的决定,因为情况是有可能发生变化的,困境也是有可能通过努力而扭转的。
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大家首先应该积极面对,分析思考,扭转解决。而消极回避,一走了之,应该只被用作最后一招,是最下下之策。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思考呢?
一方面,分析产生不符的原因。 为什么会不符?是和当初承诺不符?还是和个人预期不符?如果是个人预期导致的,是否个人做出了过于乐观的估计?
另一方面,根据不符产生的原因进行积极应对。 分析清楚,哪些是自己努力之后可以改变的,哪些是个人努力无法改变的。自己把能够改变能够掌控能够努力的部分全部做完之后,再来看这家公司是否值得你继续待下去。
一般来说,积极应对可能会产生2种结果:
(1)情况变好了,个人适应了,问题解决了,那就留下来继续工作吧。
(2)情况变得更糟,个人仍旧无法适应,这时求职者就要考虑离开这个团队这个部门了。
如果求职者对这家公司非常认可,而且公司内部有很多人员流动的机会,就可以考虑转岗。
如果求助者对这家公司比较失望,或者认定内部没有其他合适的机会,就要转向外部寻找机会,开始新一轮的跳槽行动了。
在大多数情况下,求职者给自己思考和行动的时间应该控制在3个月左右,这也差不多是新岗位试用期的范畴。在试用期结束之前,求职者可以随时走人,这样对个人对公司的损失都是最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