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南下船舶出航的主要季节,为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2:4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9 02:05
冬季
宋元时期南下船舶是木质船,为了更快更安全的到达西洋,必须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时间来达到顺水顺风的效果.
那么在世界洋流中,北印度洋海区因受季风环流的控制,洋流流向在一年中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从10月至来年的3月-4月,亚洲大陆被强大的高压所笼罩,此时海洋是低压,这样风就由大陆吹向海洋,在北印度洋海面就盛行东北季风,因此(冬季)印度洋海水就会向西流动,这样的话,对于要向西航行的郑和船队来说无疑是‘助一臂之力’了,所以说宋元时期南下船只出航基本是以冬季为主!
宋元时期,泉州海外交通、贸易空前繁盛。泉州港(亦称刺桐港)被誉称为“世界最大贸易港”之一而驰名中外,与埃及亚历山大港齐名。
宋时泉州与国外往来的有70余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交通畅达东、西二洋,东至日本,南通南海诸国,西达波斯、阿拉伯和东非等地。进口商品主要是香料和药物,出口商品则以丝绸、瓷器为大宗。
宋元佑二年(1087年),泉州设立市舶司,嗣后又设来远驿,以接待贡使和外商。为鼓励海外交通贸易,宋代的泉州市舶司和地方官员,每当海舶入港或出航的季节,特为中外商人举行“祈风”或“祭海”活动,以祝海舶顺风安全行驶。
元代,泉州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增至近百个,其贸易范围仍以通西洋为主,相对稳定的航线大抵与宋相仿。当时泉州港是国际重要的贸易港,也是中外各种商品的主要集散地之一。经泉州港进口的香料有58种,宝货珍玩12种,工业原料27种,纺织品19种,金属物9种,器用品6种,副食品7种。经泉州出口的丝绸织品54种,陶瓷器41种,金属、杂货和药物63种,远销到64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明代,泉州的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但由于明政府施行了严厉的“海禁”,限制泉州港只通琉球,使泉州港对外贸易受到极大限制。成化十年(1474年)市舶司移设福州,泉州的来远驿也随同市舶司废置,标志着泉州港外贸地位的下降。清代,在清初战争和海禁、迁界的影响下,泉州的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港口的繁华已烟消雾散,城市也凋零殆尽,泉州港的外贸业务全由厦门港所取代,从此以后,泉州港便走向衰落,变成地方性的小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