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28 11:3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28 17:32
在汉武帝时期,汉朝实行独尊儒术政策,迫切需要对古代文化进行系统整理,以支持大一统的理论框架。这时,司马迁的《史记》应运而生,它极大地推动了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对东汉的历史散文产生了深远影响,如班固的《汉书》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汉代时期,新的文体赋崭露头角。这种文体源于荀卿的《赋篇》,具有文采和韵律,融合了诗歌和散文的特性。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以及司马相如的《子虚》、《上林》等都是汉赋的杰出篇章。
然而,魏晋南北朝时期,骈文兴盛,散文式微。尽管如此,郦道元的《水经注》和杨衡之的《洛阳伽蓝记》等学术著作中,仍可见到质朴而优美的叙事、抒情和写景文字。
唐朝韩愈倡导古文运动,反对浮华的骈文,提倡朴实的散文。他的努力与柳宗元的大力支持相结合,极大地提升了散文的艺术表现力,影响深远,这一时期被称为古文运动。中唐以后,古文运动一度衰落,直到宋代欧阳修的复兴,使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洵、苏辙)成为文学史上的瑰宝。
宋代的司马光编撰了具有史学和文学双重价值的巨著《资治通鉴》,而南宋散文家如胡铨、陈亮、叶适等人的政论文,不仅体现了鲜明的政治立场,也推动了散文的实用价值提升。古文运动的成功,促使笔记杂文如洪迈的《容斋随笔》和王明清的《挥尘录》等大量涌现。
明初,宋濂的传记文如《秦士录》、《王冕传》等,展现了现实主义风格。明中叶,李梦阳、何景明等倡导的复古运动虽然对扫除八股文风有所贡献,但也出现了盲目模仿古人的局限。后继的“后七子”运动也存在类似问题,表明文学革新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审慎对待古代传统和创新的平衡。
姚一苇,台湾戏剧家、文艺理论家。本名公伟,字一苇。视野广阔而勇于探索,他的剧作从内容到形式,都不断地探索、追求一种融会中西戏剧精髓的艺术表现。他经常在一个纯粹中国式的故事框架中,铸入一些现代的、崭新的思想或意念。他不但从我国古老的戏剧传统、民间歌舞、皮影、鼓书、弹词、杂耍等民间艺术中汲取艺术表现力,而且大胆地借鉴了外国面具、哑剧、歌队、象征手法等各流派的戏剧技法,从写实到抽象,无不成功地拿来为体现内容服务。他的作品清晰可喜,意蕴无穷,深受读者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