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信息系统按照什么作战职能构成并建立相应子系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21:2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1:40
收藏
查看我的收藏
17有用+1
13
体系作战能力编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编辑吧!
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转型期面临的系统工程,其紧迫性和艰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把握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特点规律,坚持理论先导、统筹规划、务实创新、科学求证的思路,是当务之急。
中文名
体系作战能力
外文名
System capabilities
内 容
信息化转型期面临的系统工程
作 用
构建灵敏、快捷、稳定的信息系统
研究作战体系建设的客观规律
确立作战体系建设的新理念。体系作战的优势主要表现为:通过作战单元、作战要素之间的协同、互补,形成新的作战能力;通过决策信息的高度共享达成决策优势,并转化为行动优势;通过作战要素、作战单元的自适应和自同步,保证整个作战体系在受敌人攻击后仍然保持稳定,避免能力骤降或体系崩溃;通过动态组合具有特定功能的任务共同体,提高灵活、快速的应变能力。对上述规律的认识是形成新理念的内核,我们应当打破思维定势,努力实现观念上的“五个转变”:将机械化战争单一军种为主的合同作战转变为多军兵种联合作战;将以平台为中心转变为以网络为中心;将单元对抗转变为体系对抗;将重视火力转变为既重视火力更重视信息力和机动力;将重视数量规模转变为重视质量效能,从而为我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制定作战体系建设的总目标。体系作战能力的基础是信息系统,其物质依托是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信息化武器装备;其作用机理是信息力、打击力、机动力、保障力的高度聚合和精确释放;其制胜关键是信息优势的全程获取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其表现形式是要素融合、效能倍增的整体作战能力。概括地讲,体系作战能力的总目标是情报预警、指挥控制、力量运用、综合保障的一体化,最终实现作战效能的最大化。因此,体系作战能力建设要围绕“互联、互通、互操作”根本要求,突出抓好一体化指挥信息系统、信息化武器装备和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理论法规、*编制和人才队伍等六大系统的整体建设,从而实现体系作战功能的高度融合,真正发挥体系作战的综合效能。
确定形成体系作战能力的新思路。“技术上每进步多少,军事上就落后多少”。纵观联合作战发展的历史,有三个方面应当加以关注:一要打牢以高效能的信息系统为标志的建设基础,这是前提和保证;二要突出破击敌作战体系的“撒手锏”这个重点,这是核心和关键;三要兼顾“双重任务”的时代需要,谋划当前与长远。考虑到上述要求,我军体系作战能力建设的思路应当是“打牢基础设施、构建优良环境、突出四种能力”。基础设施是指直接支撑作战体系有效运行的信息基础设施,包括网络化信息传输、综合处理、应用服务和安全保障等功能;优良环境是指对作战体系的建设、运用发挥重要作用的外部环境,包括作战理论、法规制度、人才队伍、*编制和联合训练等;四种能力即预警侦察能力、指挥控制能力、精确打击能力、综合保障能力。这是指挥体系作战能力的具体体现。
构建灵敏、快捷、稳定的综合信息系统
加强统筹协调。搞好综合信息系统的统筹协调,是保证体系作战能力沿着预定方向发展的基础。近年来,我军信息网络建设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系统建设依然存在着分别建设、各自为政、各取所需、兼容性差、难以融为一体的突出问题。尤其在横向协调联系上,栅格技术标准和接口不统一,网络结构不合理,互操作能力弱,使军兵种间简单的互通型网络系统,难以向高度融合的互联互通型信息系统跨越。加强顶层设计,必须采取需求工程技术、体系结构技术、效能评估技术、建模仿真技术,对现有格局进行改造。首先,应特别强调体系结构技术和需求工程技术这两项核心支撑技术。同时,制定全军军事综合信息系统建设的规范和标准,建立由高层次管理机构与作战、装备、研发部门相结合的领导小组,形成顶层设计的长效机制。此外,还要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军兵种的需求,以体系破击基本战法为主线,运用战争设计工程与仿真模拟手段,坚持改组、重建、保留相结合,清晰描述作战需求、系统发展和装备换代之间的信息交互关系,提出满足不同军兵种作战需求的系统结构和技术标准,使单一军兵种简单互通型信息系统快速升级,转变为高度融合的三军共享信息系统。
扭住集成建设。《军队信息化建设规划纲要(2006-2020年)》和“军队信息化建设技术路线图”提出,对各类信息资源以及支持资源进行系统集成,提高网络“端到端”、“即插即用”、“按需分发”、“柔性重组”的能力。当前,信息系统建设弊端有三:网络系统在可伸缩、可重组、可替代方面与体系作战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不能满足作战地域全覆盖、结构功能重组合、设备损坏可替代的要求;信息系统与作战单元之间的接口单一,系统融合度不够,持续宽带动中通、信息对抗能力不足;信息系统与战场传感器、侦察监视系统和武器平台、诸军兵种作战平台之间耦合度低,缺乏有效铰链。因此,必须从物理集成、信息集成和应用集成三个层次入手,整合公共信息平台,通过子系统的功能优化、模块组合和数据铰链,统一系统接口、统一系统管理、统一与数据格式,依靠集成建设解决软件硬件的“异构性”问题。军队现有无线、有线、卫星、移动通信等,应尽可能与地方信息系统兼容,建立军地一体、纵横贯通、多路迂回的三军互联网。此外,还应通过开发数据库技术,整合资源,运用数据链将传感器、指挥中心、武器平台等作战要素融为一体,实现信息分发、指挥控制与武器系统的自动铰链,按照作战需求集成情报侦察、预警探测、指挥控制、火力与机动、综合保障等子系统,提高体系作战能力。
强化安全防护。信息安全应当与体系建设同步考虑,把体系的可靠性、稳定性作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着眼点,抓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芯片、高端元器件和基础软件研发,加强网络安全、密码安全等防护手段建设,完善安全管理法规和风险评估机制,增强对网络攻击的预警能力。同时,应当看到,加强进攻手段建设对确保系统安全不可忽视,以攻助防能够增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为此,可以运用小型化、自适应、猝发等抗干扰技术强的通信装备,选用模块化、通用化、标准化、兼容性好的信息设施,确保系统受损时能迅速替换或重组。同时,不能忽略系统监控、维修和管理,加强电磁频谱管控,防止自扰或互扰。
打造体系作战所需要的力量体系
凝聚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力量如何才能拧成一股绳?在全局上,应遵循“自顶向下”的分解原则,而在局部上则应遵循“自底向上”的聚合原则,以体系作战能力为纽带,加速联合作战力量的一体化建设。军种自成体系的训练编组模式应当打破,代之以按区域组建联合训练指挥机构,形成统辖参战军种、适应体系作战要求的网状扁平、纵横一体的训练指挥*。同时,整合隶属于不同建制的侦察、预警、探测、定位等各类情报侦测力量,全面提高参战部队的战场感知能力与信息共享能力。此外,要加快攻克“瓶颈”的步伐,大力发展联合作战所需的各类信息化主战装备,提高现有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含量,使武器系统有更快的反应速度和更高的作战效能。对各类作战物资、勤务力量和后勤装备也应进行整合,力求构建作战部队与保障机构、保障实体之间的一体化物流配送体系,以直达、快速的精确保障代替逐级、粗放式保障。
实现武器系统的综合配套。攻防兼备的武器系统,是实施一体化联合作战的基础。它包括:发展集情报、侦察、监视、通信等为一体的指挥系统,提高联合作战的指挥与控制能力;发展通用数据链、高速数据链和专用数据链,提高各作战体系的快速反应能力;发展天基信息感知、导航定位、空间测绘系统,以及关键空间、临近空间的攻防对抗系统,提高太空预警、引导和反制能力;发展水下、空中、陆上的多层次、远距离精确制导兵器,以及定向能武器、激光武器、微波武器、动能武器以及非致命武器,提高精确打击和毁伤能力;有重点地发展电子战、网络战系统,提高电磁空间的对抗能力;发展大型运输机、综合运输补给舰、战场伪装和多功能战场装备抢修等装备保障系统,提高一体化综合保障能力。
把握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我军机械化尚未完成,又需向信息化过渡,这个客观现实要求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分层次、分步骤推进。在联合的层次上,由以前的军种战役军团之间的联合,逐步向多军兵种战术兵团的联合过渡。在联合的空间上,由以前的战役地幅的联合,逐步向更为精确的战术地幅的联合发展。在联合的时间上,由在预定时间内的联合,逐步向即时、随机的方向转变。总之,体系作战能力要由应对小规模低强度体系作战,向应对大规模、高强度体系作战发展。但是,体系能力的形成要注意保持理性,联合作战层次下沉、扩大体系能力形成的规模要控制好幅度,留有余地,不是层次越下沉越好,联合的面越大越好,因为体系作战能力的形成受制于*、装备、人才等多方面因素,不能遍地开花。贪多求快的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深化作战指挥体系的调整改革
立足长远发展,加大改革力度。从目前看,*编制转型仍是制约作战体系发展的重要因素。现行指挥*由于指挥机关摊子大、机构重叠,产生了政出多门、互相掣肘的现象。领导机关集军政、军令于一身,指挥、管理职能交叉,影响机关效能发挥;战区机关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本区陆军的指挥机构,还没有形成对其它军种部队的联合指挥机制……这些问题导致了内耗严重,难以保证指挥的时效性和反馈的准确性。*编制最终决定作战体系的效能,回避矛盾会使我们错失发展良机,不疼不痒的改革也难以建立起真正意义上的联合作战体系。改革完善*编制,必须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按照系统论证、总体设计、分步推进的思路,立足当前需要,着眼长远发展,尽快研究制定符合体系作战要求的近中期*编制调整改革方案。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的咨询作用,广泛听取部队合理化建议,积极借鉴外军的成功做法,增强*编制调整改革的科学性。
围绕系统集成,增强融合能力。我军的作战力量体系经过几次调整改革,各军兵种结构得到了较大改善。现在的问题是军种界限过于分明,作战功能单一;新型军兵种部队数量少,适应体系作战的模块化、小型化、多能化新型编组模式尚未成型。为了适应体系作战的需要,当务之急是尽快提高军种融合度,调整军兵种构成比例,适时组建新型作战力量。按照系统集成原则,打破利益壁垒,消除人为界线,在军种之间、兵种之间进行优化组合,使小型化、合成化、多能化的联合作战模块,由按军种职能编组向按作战功能融合转变,作战体系由单元功能融合向要素能量聚合转变。通过体系作战要素的融合,实现体系作战效能的最大值。
强化作战功能,坚持同步推进。我军传统指挥体系纵向层次较多,是影响战时指挥效能的突出矛盾。如果指挥信息完成一次运转周期,需要经历多层指挥机构的逐级传递、层层过关,那么在快节奏的战场上,就无法实现军兵种和友邻之间横向沟通,削弱了信息传递的时效性。战时*编制是平时*编制的延续,调整*编制要突出作战功能,压缩机关编制,减少层次,合并机构,优化职能,理顺关系。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依托社会力量提供保障的医疗、文体、干休所等非作战单位,及时移交地方,走社会化保障之路。同时调整部队内部结构,处理好平时职能与战时职能之间的关系,按战时职能编组部队,做到平战结合、以战为主,强化*编制的作战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