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之冶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19:0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38
唐太宗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减少
,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
,奖励
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
;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
”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
”。
虚心
,聆听忠告,乐于规劝,这是“
”在*上的一个突出特征。唐太宗求谏时态度诚恳,方法多样。对的,则加以褒奖;错的,也不以委罪。对于来自四面八方纷纭复杂的各种意见,他判明是非,分清
,择其善者而从之,令其不善者而改之。平时,
对唐太宗的
,常常能当面批驳,
。有时激怒了唐太宗,弄得唐太宗面红耳赤,非常难堪。但
仍
,继续规劝,直至皇帝口服心服,方才罢休。
逝世以后,唐太宗悲痛欲绝,说“我丧失一面镜子了!”
知人以心,信人以贤,用人以才,待人以礼,广罗天下各种人才,这就构成了“
”的又一个鲜明的特征,同时也是唐太宗被后人界定为贤
主的重要标志。唐太宗坚决反对以人际关系和血缘亲情为
来选拔人才。他注意从新人、疏人,甚至敌对
中选用许多杰出的
。著名的
,
的当朝重臣魏征,就是他从敌对的*集团中选拔出来以后加以重用的。
“贞观之治”的第三个特征是唐太宗和他统治集团里的重要成员,一般都能节制开销,收敛私欲,
,减少赋役,反对奢侈,杜绝贿赂,尽一切可能减轻人民负担。
正是因为拥有了这样的年代才有了
的西行基础!
【
思想】
唐太宗从
的
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吸取隋亡的教训,明白
不可过分压榨农民;*要
,发展生产;皇帝要勤于政事,善听正确意见;大臣要
,统治才能巩固。
【
措施】
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人民的劳役赋税;同时注意“戒奢从简”,节制自己的享受*。他还下令合
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有利于减轻人民负担。
【统治者故事】
唐太宗患有
,在长安居住的宫殿潮湿,容易犯病,臣下奏请在宫中建个暖阁让他居住。唐太宗却说:“破土兴工,花费很多,当年汉文帝将起
,因惜十家之产而作罢。我功德不及汉文帝,更不可浪费民力。”
【统治者人品】
唐太宗注意任用贤才和虚心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
和善断大事的
做宰相,人称“
”。他还中用敢于直言的魏征。魏征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是最著名的谏臣,受到唐太宗的器重。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
【统治者与臣下故事】
有一次,魏征进谏,言辞激烈,伤了唐太宗的面子。唐太宗回到后宫,大为恼火,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
!”
为此却向唐太宗祝贺道:“今天魏征能
,正说明遇上了明主,我自当祝贺。”唐太宗不觉转怒为喜,厚待魏征如初。后来魏征去世,唐太宗十分痛心地说:“人
,可以正衣冠;
,可以知得失。魏征死了,我失去了一面镜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38
1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5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4 02:39
贞观之治历史背景: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示人。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代英主,其治绩一直为后世所传颂。
唐初,由于隋炀帝造成的大乱,隋朝留下了破坏严重、民生凋敝的局面。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而且没有大的战乱,而隋炀帝造成天下大乱,人口锐减,隋朝“留给”唐朝200余万户(按《通典》记载杜正伦奏,经隋炀帝的消耗以及造成的大乱,到了唐初武德年间仅200余万户。) ,以及内外众多强敌、破坏空前严重的烂摊子。李渊李世民统一中原与南方,为贞观之治创造了条件。
唐太宗即位后,因亲眼目睹大隋的兴亡,农民战争瓦解隋朝的过程,认识到了农民阶级对君主*统治稳定的重要性,所以常用隋炀帝作为反面教材,来警诫自己及下属。吸取隋亡教训,纠正前朝之弊端,调整统治*,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以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恢复经济。
唐太宗留心吏治,选贤任能,从谏如流。他唯才是举,不计出身,不问恩怨。在文臣武将之中,魏徵当过道士,原系太子李建成旧臣,曾议请谋杀太宗;尉迟恭做过铁匠,又是降将,但都受到重用。太宗鼓励臣下直谏,魏徵前后谏事二百余件,直陈其过,太宗多克己接纳,或择善而从。魏徵死后,太宗伤心地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内容:
唐太宗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唐太宗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因其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
影响:
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