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中小学校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14:52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3 03:55
(一)树立积极预防的应急理念
虽然“预防为主”一直是安全管理的基本方针,但是,由于预防效果的潜在性和突发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很多人对突发事件预防的可行性心存疑惑,没有把预防放在第一位,一些中小学在突发事件预防方面敷衍了事,态度消极,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又将责任归于“运气差”。因此,在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对突发事件预防的认知,树立积极预防的应急理念。
首先,要认识预防的可行性。从理论上讲,除自然灾害外的所有突发事件都是可以预防的。因此,“预防为主”不仅是我国安全管理领域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也是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基本法则。为了涵盖突发事件的所有类别,国际上一般将预防扩展为减缓。减缓(mitigation)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前采取必要的措施避免其发生,对无法避免的突发事件,也要尽可能地降低事件造成的损失。为方便叙述,本文所称预防包含了上述两种含义。其次,还要认识预防的必要性。最好的危机管理就是不发生危机。这是因为,一旦突发事件发生,其造成的损失就是不可逆的,无可挽回。且不论突发事件对人们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即使是很多人认为可以接受的各种物质损毁也是难以衡量的。而且,校园突发事件发生后还会造成严重的、长期的社会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甚至会永存于社会公众的集体记忆中。更为严重的是,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后果会在各种偶然因素的影响下呈现不同的损害程度,即同样初始条件的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却千差万别。抱着“交点学费”的心态得过且过,终将发现这个“学费”不仅仅是贵,而是根本交不起。
(二)推进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
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必须有衡量的标准才能显示出不同学校在应急方面的能力差异,才能准确评估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成效。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应该包括哪些内容,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水准,即确定应急能力建设的目标。
校园安全标准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制定校园安全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完善校园安全标准体系,二是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目前,在校园安全立法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不够完善,而在安全标准方面上存在明显的缺失。建立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评估体系不仅是目前较为可行的选择,也是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建设的基本内容。应急能力评估可以由中小学校自己进行,也可由负有监督管理职能的*部门实施,国外最为普遍的是委托独立的权威机构开展。例如,在美国的校园安全评估体系中,负责开展校园安全评估的是全国学校安全服务中心和全国学校安全服务署。
(三)多方合作整治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区域不仅是校园突发事件发生的高发区,也是防止外来入侵的缓冲区。校园周边环境一直是社会高度关注、反应较为强烈的问题。中小学校园周边存在的治安、交通等隐患,成为校园突发事件的诱因。为防止这些隐患演变成现实危害,*相关部门如教育部门、*门、司法行政、建设部门、交通部门、文化部门、卫生部门、工商部门、质检部门应联合行动,听取学校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安全管理的建议和意见,研究部署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提升校园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四)加强校内安全管理
单位内部的安全管理是决定突发事件应急能力高下的关键因素。《突发事件应对法》第22条规定,所有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本单位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掌握并及时处理本单位存在的可能引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问题,防止矛盾激化和事态扩大;对本单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及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情况,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向所在地*或者*有关部门报告。在《消防法》《安全生产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中都对校内安全管理作出了规定。目前,校内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制度不落实,很多学校将制度挂在墙上,并没有转化为突发事件应急能力。
相关建设招标项目可在中国招标网官方网站查看(zhaobi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