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20:27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2:04
一、古代对“去年”的称呼
古代一般也称作“去年”。
示例: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宵节的时候,花市被灯光照的如同白昼。)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代:崔护《题都城南庄》
(去年春天,在这户人家里,我看见那美丽的脸庞和桃花互相衬托,显得分外红润。)
二、古代对“今年”的称呼
古代一般也称作“今年”。
示例: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宋代: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今年正月十五元宵节,月光与灯光仍同去年一样。)
今年春浅腊侵年,冰雪破春妍。——宋代:苏轼《一丛花·初春病起》
(今年的春天来得早,天气还很寒冷,美丽的春天依然被冰雪覆盖着。)
三、古代对“明年”的称呼
古代一般称作“明年”或者“翌年”
示例: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宋代: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
(明年的今天,你早已青云直上,那时你可以轻松愉悦地闲看世间的举子还在为功名奔忙。)
“ 顾竹生 在入大学后的翌年,就和她分开了。”*:郁达夫 《她是一个弱女子》二四
扩展资料
在古代,年作为时间单位,指地球环绕太阳公转一次所需的约365又1/4太阳日的周期 。或者说是太阳在天球上沿黄道从某一定标点再回到同一定标点所经历的时间间隔。
在现代公历中,平年有365天,闰年有366天。
年,既然是计时单位,自然与历法有关,而历法的形成又是天体运行和万物生长规律的产物。这一过程是随着社会的前进和人们知识的提高而发展的。
中国的原始农业社会时期,在耕作的长期实践中,发现了四季交替的周期,同时观测出天体运行与地上农作物生长之间的规律,即所谓观象授时。
在二三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以北斗斗柄所指星象位置的变化,用干支纪年、月、日的办法。这就是历法的雏形。每年的第一月称正月,为岁首。
由于各个朝代使用的历法不一,故岁首也不相同。
夏历的正月是现在我们所用的阴(农)历一月,即所谓建寅孟春之月;商代以现在的阴历十二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丑季冬之月;周历以现在的阴历十一月为岁首,即所谓建子仲冬之月;秦代用颛顼历,以现在的阴历十月为岁首,即所谓建亥孟冬之月;汉代初期仍以秦历为准。
直到汉武帝时,才组织专门班子,改颛顼历为太初历,并把二十四节气纳入历法,仍以夏历的正月为岁首。这就是我们现在仍把阴(农)历称为夏历的原因。
郭守敬编写的《授时历》,以一年为365.2425日,与现行公历的平均一年时间长度完全一致。《授时历》是1281年颁行的;现行公历却是到1576年才由意大利人利里奥提出来。《授时历》确是我国古代一部很进步的历法。郭守敬把这部历法最后写成定稿,流传到后世,把许多先进的科学成就传授给后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年 (计量地球绕日公转一周时间的单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去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翌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2:04
1、去年:可称“去年”“去岁”,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南朝·梁·任昉《为范尚书让吏部封侯第一表》:“且去岁冬初,国学之老博士耳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2:05
去年:好像有时也成“去年”,如“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2:05
去年:好像有时也成“去年”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22:06
去年,崔护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