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全完美人格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10 04:43
我来回答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22:49
关于人格,是非常复杂的。我们只能说人格是有健全的人格,但永远不能说完美,因为没有一种人格你可以说他是完美的。
从心理学的概念上来说,人格的定义在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界定,那么把这些共同的认识概括起来,可以有一个粗略的定义:人格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有区别与他人的、独特的心理品质。
人格是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包含各种成分。主要是人格的倾向性和人格的心理特征两个方面。前者指人格的动力,即人的需要和动机,它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人对认识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后者指个体之间的差异,它包括人的能力、气质和性格。能力有强有弱,在于教育和遗传的影响;气质相当于生活中所说的脾气或秉性,基本来说有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更多由本身的气质以及后天的生长环境影响,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当以上所有情况综合在一起后,就形成了一个人的人格系统。
所谓“健全人格”是一个表达人的本质存在状态的新时代概念。综合各学派的观点,可以找出一些共同的东西,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对衡量人格健全有突出意义。
(1)客观的自我认识和积极的自我态度。这包含三层意思,首先是有自我认识且这种认识是全面的、丰富的;其次是不歪曲自己的特性,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自己的长处和短处;第二是能够经常意识到自己在做什么,感受到什么,并知道行为、体验缘何而起。积极的自我态度与自我认识有联系但不光全由后者决定。它指的是一种“尽管认识到自己有长有短、有好有坏,但仍然从总体上认可自己,接纳自己,对自己抱有希望”的态度。
(2)客观的社会知觉和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的能力。人格健全者应能准确地从别人的言语、行为中体察别人的思想、愿望和感受,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和态度。而且,他对别人的了解是建立在事实根据上的而不是主观臆测。此外,他对人的态度特征和人际交往技能应有助于建立适宜的人际关系。
(3)生活的热情和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心理健康的人应该热爱生活,有投身于工作事业和家庭的热情。要具有与自己年龄相适应的生活能力。
(4)个性结构具有协调性。人格健全者应该有统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个性倾向的各部分(需要、兴趣、动机、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之间应该能保持一种动态的协调、平衡。而且他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之间也应该有协调性。
从总体上说,没有任何人会有一个健全的人格,每个人都有自己所欠缺的人格,就算自己认知这一点,想改变也有一定难度。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把我自己做事的尺度和处理问题的态度。只有这样,自己才能完全地融入社会中去,让周围人身上的健全来补充自己的残缺。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22:49
完美人格的定义:将心比心,为自己而活
世界上下5千年,只有1个人能达到这标准,那就是玛丽·居里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22:50
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提炼建构出来的一个包括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在内的相当成熟和完备的道德价值体系。这一体系是对人类道德生活规律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传统美德,则是传统道德规范体系中的中心,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传统道德产生于人类长期的道德生活的实践,在聚族而居的中国古代社会,人们最常遇到的伦理关系就是血亲关系。“亲亲”——爱自己的家人、族人,一直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相传在尧舜时代,就有了“五教”,即用“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孝慈”观念教化人民。春秋战国时期,伦理学家对“孝慈”等人伦道德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尤其是孔子建构了一套完整的道德规范体系,他以知、仁、勇为三达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礼、孝、悌、忠、恕、恭、宽、信、敏、慧、温、良、俭、让、诚、敬、慈、刚、毅、直、克己、中庸”等一系列德目。在这些德目中,又以“仁”为最高原则。孟子继承孔子,首次提出道德的序列,“孝悌忠信”为初步的道德,“仁义礼智” 是主要道德原则,“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是“仁义礼智”在人与人关系上的应用,是做人的最基本的五种规范,即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父顺、朋友有信。
除了儒家之外,其余各家也提出了一些类似的道德主张,如墨子提出“兼爱”说,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看成道德原则,认为“兼爱”可以统率惠、忠、孝、悌诸德。老子则要求回复原始的“孝慈”,他说:“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同时重视“俭”,“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器长。”管仲则提出“四维七体”,四维是礼义廉耻,七体是孝悌慈惠、恭敬忠信、中正比宜、整齐樽诎、纤啬省用、敦蠓纯固、和协辑睦。
在中国的道德规范体系发展中,曾经出现过许许多多的道德规范条目,价值体系也是多元取向,十分复杂,但上述的“仁义礼智”总是主体,贯穿于整个中国传统伦理学的发展过程中。四者之中,“仁”是核心,其他诸德都是“仁”的扩展和体现,可以说,仁义礼智就是中国的四德,它与希腊“四德”——理智、正义、节制、勇敢形成对照,体现了不同的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正是这些道德规范在现实社会中的体现,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中国传统美“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政、笃实宽厚、勇毅力行”被当前的学者概括为十大美德。
仁爱孝悌,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最具特色的部分。“仁”可以说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源头,是一种共德和恒德。“仁”的核心是爱人,其根本是孝悌,孝悌是什么呢?就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慈是爱子女,孝是爱父母,悌是兄弟互爱,都是爱亲人,所谓“亲亲”之道。扩展开来,由家庭扩展到社会,就有所谓的“忠恕”之道,忠恕,即要求尽己为人、推己及人,其具体内容是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仁爱孝悌之德就由爱亲人扩展到爱他人的亲人,由爱所爱,到爱所不爱,乃至人民万物。正是基于此,中国人形成了“四海之内皆兄弟”、“所有物类皆我伙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宽广情怀和爱洒人间的社会风尚,使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充满了浓烈的人情味和生活情趣,从而也对中国社会的稳定,以及民族的团结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礼”,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十分突出的精神。作为道德修养和文明象征的礼貌、礼节、礼让,是中华民族传统好礼美德的体现。“礼”根源于人的恭敬辞让之心,出于对长上的恭敬和对兄弟朋友的辞让之情。所以,礼包含着谦和。谦是谦虚、谦让,所谓“满招损,谦受益”,谦也是传统美德之一,表现在在荣誉、利益面前的谦让、不争,以及人际关系中的互相尊重。而和呢,表现在待人接物中的和气,人际关系中的和睦,价值取向上的和谐。礼、谦、和,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操,谦和好礼亦成为中国人立身处世的重要美德。
诚信,是做人的基本原则。诚,即真实无妄,乃是天道的本然,是道德的根本。荀子说:“养心莫大于诚”,中华民族的很多美德,都与此有关,如诚实做人、诚恳待人、忠诚于事业等。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之一,守信用、讲信义,是中国人共认的价值标准,无论是人际交往还是国家大事,前人均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如尾生信守女友之约,诸葛亮七擒孟获,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知报,即知恩报恩。中国人强调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长辈的提携之恩,朋友的知遇之恩,国家的培养之恩等。在漫长的历史文化积淀中,知报,已成为中国人道德良知的重要组成部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更成为世俗生活中公认的美德。
精忠爱国,这是中国人爱国主义精神和崇高品德,也是一种浩然正气和民族气节。落实到行动中,就是要自觉报效祖国,献身于国家、民族,特别是当国家民族处于危急存亡之际,更是不惜以身殉国。在中国历史上曾出现过许多著名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如屈原“眷顾楚国”,自沉汨罗;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慷慨就义,“留取丹心照汗青”等,都是一幕幕可歌可泣的爱国主义故事,体现了中国人强烈的精忠爱国精神。
克己奉公的精神,本质上是先公后私,个人私利服从社会公利的精神。在此精神指引下,中国人历来以“廓然大公、天下为公”作为价值理想,其信念经过一代代人的充实弘扬,到宋代的范仲淹、明末的顾炎武分别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名言,对之作了精辟的总结,把传统的克己奉公思想推倒了最高境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操。
修己慎独,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设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就是“求诸己”。孔子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修己”是儒家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大学》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由此形成了一整套富有民族特色的修养方法,如慎独、内省、自讼、主敬、集义、养气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慎独”,就是在独处时要严于律己,戒慎恐惧,“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
见利思义,先义后利,以义制利,是传统义利观的基本内容和合理内核,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美德。以义为人的根本特点和价值取向,使中华道德精神的精髓,它不仅形成了“生以载义”、“义以立生”的人生观,而且升华为中华民族“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崇高道德境界。这种道德精神,是鼓舞志士仁人为民族大业义无反顾地献身的重要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崇高道德人格的光辉写照。
勤俭,也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中国人向来以劳动自立自强,以节俭戒奢养德,形成了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这种品质在我国世代相传,成为民族的美德。先古圣贤亦有“俭以养其廉”的教训。廉,其一是要求为官之人洁身自好,一身清白两袖清风,此乃“清廉”;二是指公正,要求为政者办事公道,秉公执法,刚正不阿,不徇私情,此乃“廉正”;三是要求为官者要以义取利,此乃“廉明”;四是一般人也要取道义,去邪心,严格自我约束,孟子称之为“廉士”。
笃实忠厚的品格,是在长期的农耕生产方式中形成的,是一种质朴的品格和务实的精神。这种质朴务实的价值取向,形成了中华民族一项宽厚的美德。“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君子的胸怀应该像大地一样广厚,能够承载、长养万物。这种宽厚的胸怀是中国人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能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正因如此,中华文化的务实性和包容性,使得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的成员能够脚踏实地地埋头苦干、和睦相处,从而形成了连绵不断的民族历史和不竭的活力。
勇毅力行,这是中华民族在道德实践方面所具有德性和德行,或者说是在道德意志方面的美德。孔子以“知、仁、勇”为三达德,仁是核心,知所以知仁,勇所以行仁。孟子认为,人格修养要达到不被利益得失所动摇,就必须具有“勇”的品格,如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便是勇的体现。毅,即是在艰难困苦中坚持下去的毅力,包括在各种情况下能够遵守道德准则的毅力。“士不可以不弘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些都是以坚毅、勇毅、刚毅为基础和前提的。勇毅和力行十分不开的,只有知行合一,才能够成圣成仁。人格的完美,社会的进步,重心不在于知和言,而在于行,所谓“讷于言而敏于行,耻其言之过其行”是也。正是这种勇毅力行的美德,形成了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风貌。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涵盖了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三方面,作为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精华,在中国社会的发展中起到巨大的作用。在传统美德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崇高的民族精神,并在价值意义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人格的精髓和精魂。因此我们可以说,传统美德不仅是民族生存和发展之根,而且,现代中国的道德文明建设,必定要从传统美德中汲取基本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