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9 23: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7 23:55
1969年,陈勇初中毕业后,回到老家盱眙县王集乡跟随父母学种田。她发现春播农作物被小地老虎吃掉40%左右,造成严重缺苗。群众叫苦连天,几位叔叔、大爷对陈勇说:“勇儿,庄稼是我们的命根子,现在被土蚕几乎啃光,我们冬天吃什么呀!你是有文化的人,不能为我们想想办法吗?”乡亲们的急切企盼,唤醒了她治服地老虎的决心。她托人从江苏农学院购买了《昆虫学通注》、《植物病理学》、《植物生理学》、《生物统计学》、《土壤学》等专著,夜以继日地刻苦自学,撰写了近百万字的资料和笔记。遇到难题就到县、市植保站请教行家,有时还步行20多里到峰山请教农艺师罗克佐,虚心向老前辈学习病虫害的防治知识。她结合自己的实践,总结出一套适合本地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受到群众的欢迎。
1972年,陈勇被调到王集乡农科站工作。她继续深入研究小地老虎的生活习性和发生危害规律。当时,植保界有人认为:“小地老虎是外地飞来的”,农民也说:“小地老虎是天生天灭的害虫”。但小陈对此持怀疑态度,认为这些论断缺乏科学依据。于是,她在1973年秋天,结合秋季调查地下害虫,终于在香套湖边的一片绿豆地里找到了小地老虎的幼虫和蛹。接着,又在靠近村庄的菜园地里和干水塘内挖到大量的幼虫和蛹。最高密度为每平方米有虫26头。为了进一步摸清小地老虎在淮北地区能不能越冬和越冬场所问题,陈勇在三九隆冬、大地冰封的日子里,每天背着书包,带着干粮,扛着铁钗跑遍全乡各个村,对各种不同的土质、茬口、地形、地势、地貌、植被进行调查,先后挖查了一万多个小样点,共查出各种地老虎的幼虫和蛹2000多头,其中有小地老虎400头左右。初步揭开了小地老虎在淮北地区越冬之谜。陈勇为了取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对小地老虎进行了一系列的培养、试验,但由于资金不足、设备不全,她采取土法上马,以土代洋,用几根小木棍架起来再用铁纱罩上,代替养虫笼;在四代成虫盛发期,铁纱网不够,她就把自己的一顶新蚊帐剪开缝好罩在棍架上,用来饲养成虫。没有培养池,她用自己的洗脸盆、洗脚盆代替,并拾来废砖头砌起三米长见方、一米深的养虫池。没有培养缸,就用自家的小盆、饭碗、碟子等代替。在成虫雌雄交配、产卵、孵化时,需要记下具体数据,她提着闹钟夜间蹲在养虫笼旁边,细心地记载成虫的一举一动,白天指导面上的防治工作。困了,她就用冷水洗洗脸,按摩鼻子或吃点葱蒜,实在支撑不住了,她就用辣椒擦擦眼皮刺激一下,重新振作精神。三年时间,她熬了60多个通宵,排除了各种阻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摸索出小地老虎在淮北地区的发生危害规律,为这一地区的地老虎中长期预报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并且做到测得早、报得准、防治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小地老虎的危害。春玉米被地老虎危害的断茎率由9%下降到1%。1975年县植保站带着小地老虎的幼虫和蛹来到江苏农科院请植保专家和教授鉴定,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认为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新发现,接着省有关部门来人进行总结鉴定。后来荣获省*的嘉奖。
1985年7月,陈勇又考取中国农村智力开发函授学院。她无论是开会,还是出差都带上课本,有空就学,遇到难题就虚心请教别人,最终取得了毕业证书。陈勇还把学到的理论知识逐步用来指导植保工作。原种场过去棉花病虫害比较严重,加上缺乏管理经验,皮棉最低亩产只有8公斤。后来,小陈建议把过去直接播种的老方法改为用地膜覆盖的新方法,保证了棉花苗全、苗壮,生育期提前又增加花蕾,加上及时预测预报防治各种病虫害,把亩产皮棉提高到70多公斤。过去,这个场种植小麦也是采用撒播的老方法,靠人工除草,亩产150公斤左右。对此,小陈用学到的知识,指导农民采用免耕机条播,既省人力,又减少费用。在小麦生长期,她又指导农民用化学除草和及时防治小麦红蜘蛛病虫害,当年小麦亩产提高到300多公斤,创历史最高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