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分求我的手腕皮下长个硬小疙瘩是怎么回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1 13:04
我来回答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25
从你的描述来看很可能是腱鞘囊肿或者是腱鞘炎
1.腱鞘囊肿是发生在手部和足部关节或腱鞘内的结缔组织粘液变性所形成的囊肿。
病因不清,可能与外伤、慢性劳损有关。临床上分为单房型和多房型两种,单房型最常见,少数为多房型。囊的外壁由致密的纤维组织构成,内壁由滑膜细胞组成一光滑的白膜。囊内为无色透明的胶状粘液,与关节腔或腱鞘滑膜腔是否相通,目前尚有争议。
腱鞘囊肿多见于中年和青年女性,好发于腕部背侧及足背,亦见于膝及肘关节附近的肌腱和腱膜处。主要症状为肿块,很少有疼痛。肿块生长缓慢,呈圆形,大小不一,一般不超过2cm,质软,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基底较固定。当囊肿发生在腕管或小鱼际时,可压迫正中神经或尺神经,引起感觉障碍或肌肉萎缩。如囊肿发生在腕部背侧时,将腕关节向掌侧屈,则肿块更见突出,张力也增加,局部可有酸痛;相反,将腕关节背伸时,则肿块张力减小,可扪及波动。
少数囊肿可以自行消失,多数囊肿持续存在或有增大,须进行治疗。对小的囊肿可用手指挤压使其破裂吸收;或用粗针头抽液后囊内注入透明质酸酶或醋酸氢化考的松类药物,然后加压包扎,疗效良好,但有时容易复发。对较大的囊肿,或有症状的囊肿,或保守治疗无效和手指挤破后复发的囊肿,可行囊肿切除术。手术时应将整个囊肿连同周围部分正常的腱鞘、腱膜等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复发。
2.人的每一只手有28块骨头,24条从前臂来的长肌腱和18块手内小肌肉,借助韧带、关节和皮肤联成一个整体。在手部某些肌腱的外面包着一层纤维组织,称为腱鞘。它具有维持手指的正常屈伸和肌腱滑动的功能。当手部固定在一定位置作重复、过度活动时,使肌腱和腱鞘之间经常发生摩擦,以致水肿、纤维性变,引起内腔狭窄。由于肌腱在腱鞘内活动时,通过的径道狭窄,从而出现疼痛和运动障碍,这就是腱鞘炎,又有狭窄性腱鞘炎之称。
腱鞘炎是一种常见病,以手腕部的桡骨下端外展拇长肌与伸拇短肌的总腱鞘,以及第一掌骨头的屈拇长肌腱鞘两处最常见于香烟厂的女工、包装工、装订工;缝纫工、缮写员、家庭妇女、画家等。常见的腱鞘炎有以下两种。
(1)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本病起病缓慢,逐渐加重,出现腕部拇指一侧的骨突(桡骨茎突)处及拇指周围疼痛,拇指活动受阻,在桡骨茎突处有压痛及摩擦感,有时在桡骨茎突有轻微隆起豌豆大小的结节。若把拇指紧握在其他四指内,并向腕的内侧(尺侧)作屈腕活动,则桡骨茎突处出现剧烈疼痛。在急性期,局部可有肿胀。当肿大的肌腱通过狭窄的腱鞘这一“隧道”时,拇指在屈仲时,会发生响声,对此又有“弹响指”之称。
(2)屈指肌腱腱鞘炎 多发生于拇指与中指。患指屈伸功能障碍,清晨醒来时特别明显,活动后能减轻或消失。疼痛有时向腕部放射。掌指关节屈曲可有压痛,有时可触到增厚的腱鞘、状如豌豆大小的结节。当弯曲患指时,突然停留在半弯曲位,手指既不能伸直,又不能屈曲,像被突然“卡”住一样,酸痛难忍,用另一手协助扳动后,手指又能活动,产生像扳*机样的动作及弹响,故也有“扳机指”或“弹响指”之称。
腱鞘炎的治疗方法有:早期减轻手指的活动,使局部得到休息;推拿、针灸有一定疗效;用醋酸氢化考的松、醋酸曲安奈德或醋酸强酌松龙0.25毫升注入腱鞘内进行局封,有较好疗效;对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上述疗法无效者,可切开狭窄部分腱鞘,并行部分切除,使腱鞘不再挤压肌腱,能达到根治的目的。
不过最终确诊还应到正规医院,以免耽误病情,祝你早日康复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26
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目前临床上将手足小关节处或腱鞘内的结缔组粘液性囊肿统称为腱鞘囊肿。
临床症状: 1、本病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腕背、腕掌侧桡侧屈腕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处也常见到。
2、病变部出现一缓慢长大包块,小时无症状,长大到一定程度,活动关节时有酸胀感。检查发现0.5~2.5cm的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因囊内液体充盈,张力较大,扪之如硬橡皮样实质*觉。如囊颈较小者,略可推动;囊颈较大者,则不易推动,易误为骨性包块。重压包块有酸胀痛。用9号针头穿刺可抽出透明胶冻状物 。
治 疗: 腱鞘囊肿有时可被挤压破裂而自愈。临床疗法较多,但复发率高。
1、非手术治疗:通常是使囊内容物排出后,在囊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0.5ml,然后加压包扎,本方法简单,痛苦较小,复发率也低。
2、手术治疗:手指腱鞘囊肿一般较小,穿刺困难;其他部位多次复发的腱鞘囊肿,都可手术切除。术中应完整切除囊肿,如系腱鞘发生者,应同时切除部分相连的腱鞘;如系关节囊滑膜疝出,应在根部结扎切除,以减少复发机会。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26
腱鞘囊肿?
腱鞘囊肿是关节附近的一种囊性肿块。目前临床上将手足小关节处或腱鞘内的结缔组粘液性囊肿统称为腱鞘囊肿。
临床症状: 1、本病以女性和青少年多见。腕背、腕掌侧桡侧屈腕肌腱及足背发病率最高,手指掌指关节及近侧指间关节处也常见到。
2、病变部出现一缓慢长大包块,小时无症状,长大到一定程度,活动关节时有酸胀感。检查发现0.5~2.5cm的圆形或椭圆形包块,表面光滑,不与皮肤粘连。因囊内液体充盈,张力较大,扪之如硬橡皮样实质*觉。如囊颈较小者,略可推动;囊颈较大者,则不易推动,易误为骨性包块。重压包块有酸胀痛。用9号针头穿刺可抽出透明胶冻状物 。
治 疗: 腱鞘囊肿有时可被挤压破裂而自愈。临床疗法较多,但复发率高。
1、非手术治疗:通常是使囊内容物排出后,在囊内注入醋酸强的松龙0.5ml,然后加压包扎,本方法简单,痛苦较小,复发率也低。
2、手术治疗:手指腱鞘囊肿一般较小,穿刺困难;其他部位多次复发的腱鞘囊肿,都可手术切除。术中应完整切除囊肿,如系腱鞘发生者,应同时切除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11 00:27
以你的症状来看皮下结节的可能性很大,下面给出一些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处。
类风湿结节多见于类风湿高度活动、血沉持续增快合RA阳性时,是确诊类风湿与判定病变活动度的标准之一,且表示预后不良。
类风湿皮下结节的发生率约为5%~25%。其大小约为0.2~5cm犹如扁豆、花生米、棒子或胡桃样,呈圆形或卵圆形。通常如橡皮或骨样坚硬,无痛,可活动,但位于骨膜下若与腱膜或关节囊粘连在一起后,即不能活动,表皮正常。其数目一至数十个不等。可单个出现,但多呈对称性分布。多见于关节周围,尤其肘部鹰嘴滑囊、尺骨骨干皮下或骨膜下及前臂伸肌表面;而位于胸骨、肩、坐骨结节、肋骨、跟腱、头部枕腱或骨膜下、喉部、背及小腿以及耳轮和鼻梁者少见,若出现于这些部位时可如骨突样坚硬,且固定不能活动,常被误诊为骨瘤。有时还可在手第1、2指骨小头、腕骨旁和胫骨伸面摸到小结节。典型类风湿结节也常发生在滑膜、肌肉、肌腱、腱鞘、淋巴结、心肌深部、心内膜、心外膜及二尖瓣基底部、血管壁、咽后壁、眼巩膜、神经纤维、肾上腺皮质、肺、肝、脾、肾、肠、胸膜、心包、腹膜、脑膜和脊椎骨内,并引起一系列症状。较大的类风湿结节与骨膜粘连后可发生钙化,引起骨膜炎。软组织和肌腱内的类风湿结节继发感染后可引起淋巴管炎、蜂窝织炎、败血症,结节坏死形成溃疡,不易愈合。鼻梁的RA溃疡性皮下结节易误诊为基底细胞瘤,活检可以确诊。
类风湿性皮下结节亦见于变应性亚败血症、Jaccoud型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SLE和硬皮病等结缔组织病。类风湿结节经激素治疗后,可很快消失。
应注意区别易与类风湿结节相混淆的以下疾病的结节:
1)风湿性皮下结节:它多为成批出现,于数日或数周内消失;而类风湿结节多半或对称少数出现,持续数日数年不消失。
2)痛风结节:常位于耳壳,破溃后壳见淡*豆腐渣样物质(为尿酸盐结晶),有时可形成瘘管;而类风湿结节很少发生在耳壳,且比痛风结节坚硬,很少破溃,尤须注意和关节附近的痛风石鉴别。
3)骨性关节炎Herberben结节:常位于末节指关节,骨样坚硬,末节指(趾)骨骺部出现边缘性增生等。而近端指间关节的Bouchard结节最易误为类风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