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固,液,气,等离子态以外,物质还有什么状态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11:19
我来回答
共6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1:25
物质六态
通常所见的物质有三态:气态、液态、固态。物质是由分子、
子构成的。处于气态的物质,其分子与分子之间距离很远,几乎
像宇宙空间中的星球那样分散。然而,对于液态物质来说,构成
它们的分子彼此已靠得很近,分子一个挨着一个,它的密度要比
气态的大得多。拿水中的H2O(水分子)来说,它们就像链条一样
,一个接一个构成一条水分子的长链。虽然水分子已经彼此紧靠
在一起,但构成水分子的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它们之间还
离得很开。对于固态物质来说,构成元素是以原子状态存在的,
而且固体中的原子一个挨着一个,组成一个,‘点阵”,就像造
房子的脚手架那样,相互攀拉,牢牢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固体
比液体硬的原因。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通常情况下电子都围绕着原
旋转。然而在几千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气态的原子开始抛掉身
上的电子,于是带负电的电子开始自由自在地游逛,而原子也成
为带正电的离子。温度愈高,气体原子脱落的电子就愈多,这种
现象叫做气体的电离化。科学家把电离化的气体,叫做“等离子
态”。除了高温以外,用强大的紫外线、X射线和丙种射线来照
射气体,也可以便气体转变成等离子态。也许你感到这种等离子
态很稀罕吧!其实,在广漠无边的宇宙中,它是最普遍存在的一
种形态。因为宇宙中大部分的发光的星球,它们内部的温度和压
力都高极了,这些星球内部的物质几乎都处在等离子态。这是物
质的第四种状态。
处于等离子态的物质,电子与原子核“身首异处”,彼此离
开。在白矮星里面,压力和温度更高了。在几百吉帕气压的压力
下,不但原子之间的空隙被压得消失了,就是原子外围的电子层
也都被压碎了,所有的原子核和电子都紧紧地挤在一起,这时候
物质里面就不再有什么空隙,这样的物质,科学家把它叫做“超
固态”。白矮星的内部就是充满这样的超固态物质。在我们居住
着的地球的中心,那里的压力达到350吉帕左右,因此也存在着
一定的超固态物质。
假如在超固态物质上再加上巨大的压力,那么原来已经挤得
的原子核和电子,就不可能再紧了,这时候原于核只好宣告解散,
从里面放出质子和中子。从原于核里放出的质子,在极大的压力
下会和电子结合成为中子。这样一来,物质的构造发生了根本的
变化,原来是原子核和电子,现在却都变成了中于。这样的状态,
叫做“中子态”。中子态物质的密度更是吓人,它比超固态物质
还要大十多万倍呢!一个火柴盒那么大的中子态物质,重30亿吨,
要有960000多台重型火车头才能拉动它!在宇宙中,估计只有少
数的恒星,才具有这种形态的物质。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1:23
一般认为有六种
固,液,气,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
超固态是物质在极大压强下所处的状态,原子核之间几乎没有空隙,紧密堆积,在白矮星上有存在,有人认为地核也有超固态物质.
中子态是在更高压强下的物质存在状态,核外电子在巨大压强下进入核内,与质子结合成中子,整个物质全部由紧密的中子构成,在中子星上有存在.
等离子态是在高温或强电场下,物质被电离成正离子、负离子和自由电子,通电时剧烈收缩,发光发热,太阳上就有等离子体存在,地球大气层中也有一个等离子层,温度在几千度,而且随距地面高度增加而温度上升,这个层可以反射短波信号,故用于短波通信,它主要是由太阳紫外辐射产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1:19
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
所谓等离子体就是被激发电离气体,达到一定的电离度(>10-x),气体处于导电状态,这种状态的电离气体就表现出集体行为,即电离气体中每一带电粒子的运动都会影响到其周围带电粒子,同时也受到其他带电粒子的约束。由于电离气体整体行为表现出电中性,也就是电离气体内正负电荷数相等,称这种气体状态为等离子体态。由于它的独特行为与固态、液态、气态都截然不同,故称之为物质第四态。
物质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所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70年前预言的一种新物态。这里的“凝聚” 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由成千上万个具有单一量子态的超冷粒子的集合,其行为像一个超级大原子,由玻色子构成。这一物质形态具有的奇特性质,在芯片技术、精密测量和纳米技术等领域都有美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五种形态均为全世界承认的,其他形态 诸如:费米子凝聚态、酯膜结构态 争论还很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1:18
一般认为有六种
固,液,气,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
超固态是物质在极大压强下所处的状态,原子核之间几乎没有空隙,紧密堆积,在白矮星上有存在,有人认为地核也有超固态物质.
中子态是在更高压强下的物质存在状态,核外电子在巨大压强下进入核内,与质子结合成中子,整个物质全部由紧密的中子构成,在中子星上有存在.
等离子态是在高温或强电场下,物质被电离成正离子、负离子和自由电子,通电时剧烈收缩,发光发热,太阳上就有等离子体存在,地球大气层中也有一个等离子层,温度在几千度,而且随距地面高度增加而温度上升,这个层可以反射短波信号,故用于短波通信,它主要是由太阳紫外辐射产生。
物质第四态-等离子体
所谓等离子体就是被激发电离气体,达到一定的电离度(>10-x),气体处于导电状态,这种状态的电离气体就表现出集体行为,即电离气体中每一带电粒子的运动都会影响到其周围带电粒子,同时也受到其他带电粒子的约束。由于电离气体整体行为表现出电中性,也就是电离气体内正负电荷数相等,称这种气体状态为等离子体态。由于它的独特行为与固态、液态、气态都截然不同,故称之为物质第四态。
物质第五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
所谓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是科学巨匠爱因斯坦在70年前预言的一种新物态。这里的“凝聚” 与日常生活中的凝聚不同,它表示原来不同状态的原子突然“凝聚”到同一状态。玻色—爱因斯坦凝聚态物质由成千上万个具有单一量子态的超冷粒子的集合,其行为像一个超级大原子,由玻色子构成。这一物质形态具有的奇特性质,在芯片技术、精密测量和纳米技术等领域都有美好的应用前景。
以上五种形态均为全世界承认的,其他形态 诸如:费米子凝聚态、酯膜结构态 争论还很大。
一般认为有六种
固,液,气,等离子态,超固态,中子态
超固态是物质在极大压强下所处的状态,原子核之间几乎没有空隙,紧密堆积,在白矮星上有存在,有人认为地核也有超固态物质.
中子态是在更高压强下的物质存在状态,核外电子在巨大压强下进入核内,与质子结合成中子,整个物质全部由紧密的中子构成,在中子星上有存在.
等离子态是在高温或强电场下,物质被电离成正离子、负离子和自由电子,通电时剧烈收缩,发光发热,太阳上就有等离子体存在,地球大气层中也有一个等离子层,温度在几千度,而且随距地面高度增加而温度上升,这个层可以反射短波信号,故用于短波通信,它主要是由太阳紫外辐射产生。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1:24
有啊 超固态-- 白矮星上
中子态--中子星上
答的好给加分啊
可以找10万个为什么 物理方面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11:20
超固态
美国科学家宣称他们可能发现了物质存在的新状态———超固态(或超固体)。如果他们的发现是正确的话,那么他们见到的则是物质的一种十分奇异的状态。该状态下的物质为一种晶体固态,但能像滑润的、无粘性的液体那样流动。
无粘性液体的行为相当独特,人们认识它已有多年,并将它们称为超流体。当容器中的超流体被搅拌后,它将永久地保持旋涡形状,这是在普通液体中无法看到的现象。此外,超流体甚至可以沿着容器的一边向上蔓延并高出容器的顶端。过去,研究人员利用氦—4和氦—3首次发现两种超流体。这两种物质的超流体行为或现象需要在冷却到接近绝对零度时才会出现。
据1月15日《自然》杂志网络版介绍,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永顺•金和摩西•陈表示,他们已将冷冻的氦—4成功地转变成超固体。实验中,他们将氦—4充进多孔带有狭窄通道的维克玻璃盘中,接着冷却玻璃盘并附加60多个大气压的压力。然后,将该玻璃盘进行旋转,在高于绝对零度0.175摄氏温度时,这时的氦—4应该仍然是固态,他们却发现玻璃的旋转突然开始变得轻松。对此现象的解释是固态的氦—4具有了液态的流动性,这导致旋转变得容易。也就是说氦—4这时的状态为超固态。
金和陈表示,如果不借用超固体的观点,他们很难解释他们发现的现象。然而,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研究人员约翰•比米西却认为,金和陈的宣称肯定会引起一些争议。比如,有学者可能会认为,实验中部分液态氦仍然覆盖在维克玻璃多孔的表壁并变成超流体,导致玻璃多孔盘旋转加快。但金和陈坚持认为他们的发现不像是比米西所说的这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