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8:0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3 01:55
刘畴西,一位中国共产党的杰出党员,他的教育背景丰富,毕业于黄埔军校一期,并在原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深造,是早期中国共产党军事领导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1897年3月28日,刘畴西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1918年考入长沙长郡中学,积极参与反帝爱国学生运动,曾领导学生焚烧日货,展现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同年,他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并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进一步深化了他的革命理念。
1922年夏,刘畴西成为中国共产党一员。经过党组织的推荐,他于1924年5月进入黄埔军校,参与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并在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战役中表现英勇,尤其是在淡水城攻坚战和棉湖战斗中,他身负重伤,甚至失去左臂,但始终坚持战斗,荣获军功状。在1926年,他还担任了黄埔同学会总务科长。
面对国民党右派的政变,刘畴西服从党的安排,先后在贺龙领导的国民革命军和南昌起义中担任重要职务。他在上海休养一年后,被派往苏联学习军事,提前回国后被中共中央派往中央革命根据地,担任红一军团三军八师师长,屡立战功。
在1931年至1934年期间,刘畴西先后担任军事教员、红二十一军军长、红十军军长等职,率部参与多次反“围剿”作战,其中在保卫弋阳、上饶苏区的战斗中,他指挥部队取得了局部胜利。1934年,他出席了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因抗日作战贡献被授予嘉奖和奖章。
然而,刘畴西的命运在1935年发生了转折,他在战斗中负伤被俘,尽管在狱中坚贞不屈,最终在南昌英勇就义。他的英勇事迹被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一书中广泛记载。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他的家人给予了高度赞扬,长沙烈士公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塔中,他的事迹和遗照得以永久铭记。
刘畴西(1897—1935),湖南望城人;中国共产党早期军事领导人之一;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军校毕业后任黄埔军校教导团第一团第三连党代表;在第一次东征光荣负伤,失去左臂;1929年初赴莫斯科伏芝龙军事学院学习;1930年8月回国到中央苏区工作,任红一军团第三军第八师师长;在多次反“围剿”作战中屡立战功,被誉为“独臂将军”;1933年2月任福建军区总指挥,闽浙赣军区司令员兼红十军军长;1934年8月被授予二级红星军功章,11月任红十军团军团长;1935年1月,在怀玉山区被国民党重兵包围被俘,8月6日在南昌与方志敏烈士一同英勇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