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相关知识大科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7:4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15 05:49
人老了,头发会变得花白。眼睛也是一样,眼内有一个像照相机镜头一样的结构,叫做晶状体,随着年龄的增长,眼内的晶状体发生混浊,此时患者会感到逐渐加重的视物不清,但没有疼痛。这在医学上叫老年性白内障。在全球范围内,老年性白内障是重要的致盲眼病之一。
流行病学专家发现,5.04%~12.5%的盲人是因白内障所造成的;而60岁以上的老年人白内障的患病率直线上升,80岁以上老年人100%会得白内障。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及老龄化社会的来临,我国老年性白内障的患病率也会相应增加。白内障不仅仅会影响老年患者的视力和生活质量,甚至会导致患者失明,给社会造成很大的负担。因此,关注老年人的健康,特别是老年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是全社会的大事。
由于目前关于老年性白内障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在全世界范围内尚无特效的药物可以预防和延缓白内障的发生和发展,手术治疗是唯一有效的方法。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就可以接受白内障手术了呢?
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认为要等白内障长熟了,视物不见了才应该手术。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显微手术的应用,白内障的手术治疗产生了很大的飞跃,摘除混浊的晶状体后植入人工晶状体已经成为常规的手术方式,特别是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的广泛开展,使得白内障手术进入了微创手术时代。现在眼科专家提倡白内障手术不要等到成熟期,而要早一点做。因为白内障长得越老,超声乳化所用的时间和能量越大,对眼睛的损伤越大,手术风险也越大。一般的标准是,视力下降到0.5以下就可以手术。某些有特殊要求的病人如画家、摄影师、司机等,虽然视力在0.5以上,但白内障的程度已经影响工作、学习、驾驶汽车等日常行为,也应该早日接受白内障手术。
老年性白内障做手术时一定要从全身和眼局部情况来考虑。因为老年人常有多种全身慢性病,要进行细致的全身检查,应在全身情况良好,心脏功能基本正常,血压、血糖控制在大致正常范围内,身体感染病灶消除,咳喘等症状消失情况下才考虑手术。同时要求眼部没有结膜炎、泪囊炎及急性或严重的眼底病变,视功能基本正常。
手术前除了严格的全身及眼部检查外,患者还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比如要真正了解自己的病情,手术的大致过程及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且要充分信任自己的手术医生。
目前常用的手术方式有:囊内摘除术、囊外摘除术、超声乳化吸出术。囊内摘除术远期并发症很多,很难植入人工晶体,现已很少采用。囊外摘除术,可以植入人工晶体,但也有一些并发症影响视力,很难完全克服。超声乳化吸出术,只需通过很小的切口进入眼内,用超声波震荡将硬化混浊的晶状体打碎吸出来,再植入人工晶状体,切口不需要缝合,术后反应轻微,并发症发生率低。因此,超声乳化吸出术是目前最先进的手术方法。但该手术要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才能使术后视力迅速恢复,并可迅速建立双眼单视和立体视觉,达到完美效果。
目前白内障超声乳化吸出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已经非常成熟,但仍有一定的风险。最难以挽救的就是驱逐性出血和眼内感染,一旦出现,术后视力很难恢复。少数患者术中会出现晶状体后囊膜破裂、晶状体不能完全摘除干净,可能需要二次手术。手术由于各种原因,可能造成晶状体核或皮质脱入玻璃体,需要进一步做玻璃体手术或暂时观察。术后虽然获得良好的视力恢复,但儿童95以上*30以上在术后不同时间内可以因后囊混浊而使视力下降,需行激光或再次手术治疗以切开后囊。部分患者可能会因为各种眼底病变不能获得理想的术后视力。很多患者术后眼睛总是干涩,主要是由于手术中大量的灌注液不断冲刷眼表破坏泪膜所致,术后早期点一些人工泪液以替代治疗,一般术后一个月左右可恢复。
白内障手术后的病人,刚开始时可能不适应强烈光线,可戴墨镜以遮挡强光,同时也可以遮挡灰尘。做了手术的眼睛应滴用抗生素和激素眼药水1个月左右,以抗感染。还要定期复查术眼。术后初期不可过度用眼,同时尽量避免剧烈运动以致碰撞术眼,以免切口裂开。饮食方面避免辛辣刺激食物。
白内障手术后,大部分患者的视力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术后的视觉质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部分患者术后远视力很好,但却有视物清晰度差、在强光背景或较暗环境中视物不清等主观不适,这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综合指标评价的。除了手术设备和手术操作,人工晶状体的材料、设计及功能是决定人工晶状体眼视觉质量的关键所在。因此,为获得较好的视觉质量,选择先进的手术方式以及高质量的可改善视觉效果的人工晶状体已成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