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3:0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3:06
清朝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郑燮,字克柔,号板桥,因其艺术成就和个性特征,被世人称为郑板桥。出生于1693年11月22日,卒于1765年1月22日,享年七十三岁。他出生于江苏兴化,早年通过科举考试,先是成为康熙秀才,后在雍正十年成为举人,乾隆元年(1736)成为进士。曾在山东范县和潍县担任知县,期间以他的艺术才华和政绩赢得了人们的赞誉。
郑燮在扬州度过了大部分生活,以书画作为主要谋生手段。他的艺术风格独特,诗词作品不拘泥于常规,善于以兰竹为主要题材,画作中兰叶的描绘尤为出色,运用书法笔法,展现出秀劲绝伦的韵味。他的书法被称为“六分半书”,融合隶书和楷书的元素,笔力朴古,别具一格。他的画作和书法作品被誉为“三绝”,尤其以兰竹画最为知名。
郑燮的生活经历丰富多样,他曾因在潍县任职期间,因同情百姓疾苦,向官府请求救济,触怒了上级*,*辞职。这段经历也反映在他的艺术创作中,如《墨竹图》中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表达出他对民生的关注和同情。他的画作往往寓含社会伦理教育,如《荆棘丛兰图》和《柱石图》中的题跋,富有深意。
除了兰竹,郑燮还擅长画松、菊等,他的艺术生涯中充满了对传统文人画“四君子”题材的创新。他的作品流传广泛,书、画、诗并称“三绝”,在扬州画坛被誉为“扬州八怪”之一。郑燮的一生,充满了艺术追求和人生态度的碰撞,他的艺术成就和生平事迹,至今仍被后人所传颂。
潍县署中与舍弟墨第二书讲的是作者晚年得子,甚是喜爱,但是,由于作者在外当官,不在孩子身边教导,希望弟弟能帮忙管教,切不可因为是兄弟的孩子就不好管教。小孩不能溺爱,要教他大仁大义的道理,知道爱要普及众人,人无高贵贵贱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