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达龙群居特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3 03:44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2-04 16:19
亚伯达龙的群居特性是一个由巴纳姆·布郎在干岛骨床的发现所揭示的有趣现象。在单一挖掘地点中,干岛发现了22头亚伯达龙,其中一头非常年长,其余则分为不同年龄阶段的亚成年个体和幼年个体。菲力·柯尔根据这些恐龙保存状况相似且缺乏其他草食恐龙遗骸的特性,推断它们可能并非捕猎者陷阱,而是集体死亡的。这表明亚伯达龙可能具有群体活动的习性。
尽管草食性恐龙如角龙下目和鸭嘴龙科的群居行为已有较多证据,但大型掠食性恐龙如异特龙和马普龙的群体发现相对较少。例如,在芝加哥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中,暴龙“苏”与小型个体的碎片一同被发现,以及蒙大拿州双麦迪逊组的惧龙和鸭嘴龙化石,都提供了亚伯达龙可能群居的间接证据。然而,这些聚集可能是偶然或非自然的,且有学者认为可能是同类相食的结果。
柯尔注意到亚伯达龙的脚部比例与似鸟龙科相似,似鸟龙科被认为是奔跑速度极快的恐龙。他推测年轻的亚伯达龙可能具备快速移动的能力,驱赶猎物以供成年个体捕食。这表明幼年个体可能在成年亚伯达龙和小型兽脚类恐龙的生态位中占据独特角色,类似科莫多龙幼体的食虫性生活方式。然而,由于化石记录有限,这些假设目前难以得到确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