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EE 802.11m标准详解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19:59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6 07:57
IEEE 802.11全家族标准涵盖了从原始标准到多个修订版本,旨在满足不断发展的无线局域网需求。这一系列标准在不同频率、传输速率和功能方面进行了扩展和优化,以适应全球范围内的无线通信应用。
IEEE 802.11a,作为802.11标准的一个修订版本,于1999年推出,工作在5GHz频段,提供高达54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其物理层采用52个正交频分复用副载波。该标准具有12条不相互重叠的频道,适用于室内和点对点传输。然而,802.11a的使用受到载波频率较高、直线范围限制以及特定国家和地区限制的影响。
IEEE 802.11b,1999年发布,工作在2.4GHz频段,提供11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成为普及最广的无线局域网标准之一。尽管后来有802.11g和802.11n等标准的出现,802.11b在早期的应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IEEE 802.11c和IEEE 802.11d分别在媒体接入控制/链路连接控制层面上进行扩展,以解决特定国家的使用问题。其中,802.11c针对无线桥接运作标准,而802.11d则解决了不能使用2.4GHz频段国家的使用问题。
IEEE 802.11e引入了服务质量(QoS)功能,以满足语音、视频等传输中对服务质量的高要求。此标准增强了802.11MAC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提高了多媒体应用的顺畅性。
IEEE 802.11f定义了跨接入点协议(IAPP),确保用户设备在不同接入点间的平顺切换,提升了移动性体验。该标准规定了接入点之间的登陆和信息交换机制,促进了网络漫游的流畅性。
IEEE 802.11g在2003年推出,工作在2.4GHz频段,提供54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与802.11b兼容,但采用OFDM技术,提供更高的带宽效率。
IEEE 802.11h是为了与欧洲的HiperLAN2相协调而制定的修订标准,旨在减少对雷达的干扰。此标准通过动态频率选择和传输功率控制技术,优化了5GHz频段的无线网络性能。
IEEE 802.11i改进了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引入了基于AES的加密协议CCMP和向前兼容的TKIP,弥补了早期标准WEP的脆弱性。
IEEE 802.11j为适应日本在5GHz以上频段的应用需求而定制,考虑到日本的功率限制和其他特定需求,提供更为贴合的无线解决方案。
IEEE 802.11k为无线局域网提供信道选择、漫游服务和传输功率控制的标准,优化了资源分配和网络效率。
IEEE 802.11m维护、修正和改进了整个802.11家族的标准,提供了解释文件,确保了标准的连贯性和适用性。
IEEE 802.11n在2004年发布,旨在提供高达540Mbps的数据传输速率,支持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显著提高了无线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
IEEE 802.11o针对VOWLAN(语音通过无线局域网)的需求,优化了无线跨区切换性能,确保了语音传输的优先级。
IEEE 802.11p是针对汽车通信环境的特殊标准,提供了在5.9GHz频段内的高数据速率传输,支持多种汽车相关应用,如电子收费、安全服务和电子商务。
IEEE 802.11Q支持VLAN(虚拟局域网)机制,为无线网络提供了更灵活的虚拟化能力。
IEEE 802.11R标准致力于减少无线漫游过程中的延迟,改善实时应用(如语音通信)的体验。
IEEE 802.11s为实现先进的MESH(网状网络)结构提供了支持,包括自主配置、自愈等功能,适用于大学校园或城市级的无线网络覆盖。
IEEE 802.11t提供了一致性方法来评估和衡量无线电广播链路的特征,提高了无线网络性能的可预测性和可靠性。
IEEE 802.11u促进了无线网络与其他无线协议的交互性,支持跨网络的数据传输,简化了网络的交换与漫游过程。
IEEE 802.11v和IEEE 802.11u主要面向无线网络管理,IEEE 802.11v针对运营商需求,旨在增强Wi-Fi服务的质量和可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