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皇释义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18:4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30 18:53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太皇"是一个特殊的称谓,它特指皇帝的父亲,也就是太上皇帝。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永贞行》:“君不见太皇亮阴未出令,小人乘时偷国柄。”这里的"太皇亮阴"指的是太上皇还未正式行使权力时,可能会被野心小人趁机掌握国家大权。
在宋代的文献中,"太皇"也有其独特的应用。例如,钱愐在《钱氏私志》中提到:“又奏启圣亲见之事,乞赐召见,上云:待共太皇商量。”这里的"太皇"指的是皇帝需要与祖母,即太皇太后共同商议决策。又如蔡绦在《铁围山丛谈》中记载,皇帝在临终时,担忧太皇太后因长期患病可能无法返回,表达了对她的关心和考虑。
同时,"太皇"也特指皇帝的祖母,如在《史记·儒林列传》中提到的窦太后,她偏好老子的学说,对儒家学术持不同意见。而在《宋史·贾似道传》中,"太皇"指的则是谢太后,她曾许诺贾似道不死的承诺。
总的来说,"太皇"不仅是皇帝的父亲,还是重要的家族长辈,对于国家事务和皇室决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其地位和影响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献中都有所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