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3:0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5:29
(附)网络语言介绍:我们不是脑残体!与脑残体不同,网络语言的活力在于它在网络上有着生活语言无法比拟的优势,有些是为了加快输入速度,方便交流;有些带有特殊寓意,是一种幽默形式。常见的网络语言,大致包括但并不限于下面几类(当然,它们之间也经常相互结合):网络比喻对网络上的特定行为、事物进行比喻。例如顶(因为论坛总是由上至下显示有最新回复的帖子,即回复帖子可以提高帖子在页面中的位置)、灌水(在论坛中发表无关论坛主题的内容)、楼主(发表帖子的人)等、沙发(有些回帖说“搬个板凳看热闹”,那么第一个回复的人便“坐的是沙发”)。缩写汉语拼音或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如MM(妹妹)、BS(鄙视)、PF(佩服)、RPWT(人品问题,形容运气不好,典故可能是做坏事遭报应之类的,但已无贬义)等,国外也有很多LOL(Laugh Out Loud,大笑)、BTW(By The Way,顺便)之类的缩写网络语言。一些其他形式的网络语言也可以用缩写来表示,但是有些人自作聪明乱用缩写(尤其是别人都不明白的自创缩写),最后造成比脑残体更恶心的效果。谐音利用数字、字母或词汇的谐音简化文字、方便输入,起源于学生们常玩的文字游戏。分为几类:中文谐音,如520(我爱你)、555(呜呜呜,表示难过)、8(不)、94(就是)等;用中文读外文的谐音,如88(byebye)、3Q(thank you)、的说(でしょう,作为陈述句的后缀加强语气)等;外语谐音,如CU(see you)等。智能ABC语用拼音输入法打词库中没有的词汇,又懒得选字,最后以同音字代替原来的意思。典型例子是早期网民用智能ABC输入“版主”(论坛版面管理员)却总出现“斑竹”,最后大家都管版主叫斑竹了。方言在网络上传播和流行的一些方言。例如偶(我)、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美眉(妹妹)、表(不要)、虾米(什么)等多出自台湾配音的动画和电视剧,因为发音比较嗲,成为被无数内地小女生青睐的装可爱专用网络语言。另外还有乃(你)、口耐(可爱)等。外来语据说现代汉语中社会和人文科学方面的名词和术语有大量从日本传过来的外来语,经济、科学、*、组织、纪律、自由、劳动……这些汉字词都是梁启超、鲁迅那代留日知识分子带回中国的。时至今日,中国人在网络上仍然不断吸收着各种来自日语和英语的词汇,如御宅(整天窝在家里、社交能力低下的动漫游戏爱好者)、萝莉(幼女,小说LOLITA主角的音译简称)、萌(可爱)、kuso(自台湾流行,原意是日语的屎,现指恶搞)等。专业术语计算机、信息科技、游戏等领域内部的术语,有些流传出来成为标准的网络语言词汇,多为外来语,常常以缩写形式出现。例如E-mail(电子邮件)、PK(Player Kill,网络游戏中攻击并杀死其他玩家角色的行为,后来引申为决斗、互相攻击等意思)、GG(Good Game,最早是在对战游戏中大势已去的一方为了表示礼貌说的客套话,后来演变为认输的意思)。强者语出自香港打斗漫画,这种漫画的特点是全彩色、恶搞的剧情、角色无论男女一律肌肉发达身材彪悍、以能量和怒气对打、伴随着港味十足的脏话对白和满篇感叹号。如[口古月](一个像声字,表达语气)、扑街(被*)、逆天(形容强大)、究极(比超级更甚的程度)、杂鱼(喽罗)等。流行语带有典故的流行语,有些带有含蓄的讽刺。例如火星(形容没见过世面的人、过时的东西,出自周星驰电影名言“你快点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的”)、马甲(用来掩饰身份的备用ID,出自赵本山小品名言“小样别以为你穿上马甲我就不认识你了”)、有才(形容一个人聪明、或讽刺一个人傻,出自赵本山小品名言“你太有才了”)、和谐(因为*原因而被抹杀牺牲,出自……)。表情语早期见于日本文字媒体的采访报道为了使记录更准确、更生动,经常加入(笑)这样的注释,说明讲到这里某人笑了。后来这种风格被网民们学习,在表达心情时特地写出某个表情或动作。如汗、晕、倒、哭、敲地板等。颜文字日语,指用标点符号和字母组成像人物表情的图案,后来发展到用符号描绘多行的大型图案(称作ACSII Art)。世界上最早的颜文字是:-)(转90度看,笑脸),同期出现了类似的:-(、;-)、B-)等颜文字,其中XD(大笑)在港台极为流行。常用的颜文字已经被一些即时通讯软件甚至手机收录,输入颜文字就可以转换成真正的相应图案。颜文字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5:29
如果没有大功德抵消命终下地狱是要去拔舌地狱吧命里还有花报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5:30
被自己所谓的聪明放倒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05:30
会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