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境界叫“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4:56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2:28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苏轼晚年之作,非消极悲观,而为放下挂碍,内心清静自由之境界。
庄子言:“形固可以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巧者劳而知者忧,*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若不系之舟。”道出内心不累于尘世,自由自在,自得欢喜。
宝玉读《南华经》,感同身受,深感无趣。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寓意寂寞无情,率性自由。
《般若心经》中,“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庄子“物化”思想,泯除事物差别,彼我同化,与佛教“缘起”、“性空”相合。
苏轼深受道家影响,道家代表庄子,对苏轼精神世界影响深远。庄子“齐物”思想,一切事物归根到底相同,无差别,无是非美丑善恶贵贱。
苏轼在逆境中自愈自励,创作巅峰作品。亲人均信奉佛教,苏轼精神世界深受影响,与佛教世界观相通。苏轼以开阔博大的情怀,以审美的眼光,悦读人生。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诗词中,蕴含深刻哲理,表达他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生命最后时刻,苏轼以“着力即差”表达对佛法的了悟。无波古井,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苏轼以诗词昭示其大超越,大境界。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苏轼以道家思想淬炼而成的诗句,昭示“真人”、“阿罗汉”的存在,自由自在,大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