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2 04:54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1 23:41
张允升百货店,这座拥有200多年历史的老店,自古以来就以其自制丝线和帽子闻名于杭州。尤其是该店自制的丝线,成为了“五杭”之一的“杭线”。杭州自宋以来是“杭绣”的发源地,至清朝时,民间的手工制绣棚作发展迅速,其中羊坝头巷曾是杭城戏服刺绣的集中地。同时,民间手工成衣铺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初年,出身制线工人的孙仲舒盘下了张允升百货店。孙早年在高银巷木瓜弄口一家制线作坊当学徒,深得东家传授,制得一手好丝线。孙盘进店铺后,自设工场,向桐乡、海宁、德清及余杭等地采购优质的清水蚕丝,制成各档丝线,有绣花用的各色绣花线;有缝衣用的“细三口”;有用“粗三口”捻成的女孩子扎辫子的“红头绳”和串物“串绳”等。其中串绳最为著名,杭城各扇庄、古玩珠宝店和卖念佛珠的店家、寺院,都采用张允升的串绳串扇坠、玉配和念佛珠,颜色为红、绿、黄三种,串绳还出口泰国、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及香港地区。张允升的串绳出口东南亚诸国的传说中,孙仲舒亲自请几位泰国僧人参观制线工场,并展示丝线的耐褪色性能,最终赢得了众僧人心服口服,从此年年有不少东南亚诸国的寺庙和店家来杭采购或订购。孙老板的聪明才智还体现在他与顾客的互动上,凡裁缝店来买丝线,年长的会递上烟管和旱烟袋,泡上一杯茶;不会吸烟的顾客则请他们喝茶稍等,伙计们则按其需要配齐所需商品。张允升的丝线一出名,本省各地的杂货店、百货店纷纷前来采购,张允升也开始了批发生意。1925年12月,清河坊的火灾让张允升的木结构店堂受损,趁改建江墅路之机,孙仲舒将张允升店堂改造成了一座水泥门面的四层楼房,一楼至二楼为营业厅,三楼为制线制帽工厂,四楼为职工宿舍。新房落成后,张允升除了继续自制、自销丝线、帽子外,还为上海的一些厂家经销蝴蝶牌牙粉、蝶霜、花露水、福桃牌木纱团及天津的羚羊牌毛线等,成为了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杭城最大的一家百货店。
杭绣即杭州刺绣,亦称吉绣,起源于汉代,至南宋为极盛时期。当时的刺绣,一为“宫廷绣”,一为“民间绣”,前者专为皇室内苑绣各种服饰,后者刺绣官服、被面、屏风、壁挂等。直至清末民初,杭绣仍盛行而不衰,城内后市衔、粥教坊、天水桥一带有刺绣作坊近20处,擅长刺绣的手艺人多达二、三百人。杭绣评为杭州市第一批及浙江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