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为什么不铲除诸葛亮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1 01:00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4:53
晕~~~~~~一群白面
怎么都喜欢看三国演义,要按历史讲啊!刘禅非常聪明!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诸葛亮曾对刘备说过刘禅:智量甚大!
刘禅之所以不铲除诸葛亮大概有3点:
1:两代元老,地位甚大。(诸葛亮年轻时辅佐刘备,晚年辅佐刘禅。刘备在时帮他争天下,刘禅在时帮他治天下,可为功大;蜀国之臣多数服他,如果刘禅铲除他,蜀国政局势必会动荡,到时魏国便可一举南下,乘机伐蜀,刘禅在傻也不会杀他)
2:临危托孤,父命难违。(刘备临死前,曾托孤于诸葛亮。后对刘禅等人说过:“尔等皆记朕言:朕亡之后,尔兄弟三人,皆以父事丞相,不可怠慢。”(刘备死前,众人在场,刘禅安肯忘恩负义,杀诸葛亮,夺政权。既然刘禅不能杀,又不能亲政。索性把所有政权都交给诸葛亮,乐的自在)
3:益州疲敝,内忧外患。(自从蜀国从彪亭战役失败后,荆州地区全部都被吴国夺去!只剩下单一的益州区域,在这个时候蜀国内部群臣又不和睦!刘禅就在这个时候上政,不知道怎么收拾残局,也没这个能力。只有让诸葛亮来治理,试问这个时期,刘禅怎肯断蜀国唯一的梁柱而让蜀汉灭亡)
诸葛亮死后,刘禅立既废除开府丞相,把它的权利一分为二,一权交给蒋碗,一权交给费允!历史的刘禅的确很恨诸葛亮。诸葛亮死后,蜀中百姓痛苦,上表朝廷为诸葛亮立庙,刘禅当时就一口回绝。后来蜀中百姓自己在诸葛亮的墓前立了个庙,刘禅知道后,命人拆除,由此可见刘禅对诸葛亮的恨度之深。据说刘禅上政之后,就一直没出过宫,一直到诸葛亮死后才去过一趟江都!
楼下的!我知道你说的种种原因。但楼主好像说的是刘禅为什么不铲除诸葛亮,铲除两字,我们先不按三国说,按楼主的意思讲的话,既然要铲除,刘禅就有这心,但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什么呢?他为什么不能够铲除诸葛亮了(打个比方好)就是我上述的3条。至于刘禅表面上没撕破脸,但内心早就开始不服诸葛亮做法了,对诸葛亮的恨意就慢慢的积聚前来。就拿例子说。就说刘禅18岁后本应该执政的,可为什么诸葛到死都没把政权交给刘禅呢?你以为刘禅是傻瓜,别看表面恭敬,其实内心可不比表面上那么平静的啊!到说后话,刘禅知道后本应要拆的,就你下面说的“后主不从”。但提出者坚持,刘禅只好让步。前后为诸葛亮立庙的事上了3次奏折,第一次“朝议以礼秩不听”。第2次是蜀中百姓自己在诸葛武侯墓前立庙,刘禅知道后不答应,要拆。最后是姜维一批将领苦苦上奏刘禅才勉强答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4:54
wang45567444 - 助理 二级 7-17 13:35
也没看到这位先生说出什么文面。
后主和诸葛亮的关系大致是:
刘备的临终嘱咐,或是诸葛亮的过于严厉、刘禅忍让和宽容等因素和作用,尽管刘禅与诸葛亮君臣之间存在些许不谐音调,但双方毕竟没有撕破脸皮,更没有势不两立,水火不容。
刘禅对诸葛亮的不满情绪是在后者死后才逐渐地显露出来的。史称:诸葛亮“初亡,所在各求为立庙,朝议以礼秩不听。”有人又提出“立庙于成都”,“后主不从”。但提出者坚持,刘禅只好让步。试想:倘若刘禅与诸葛亮之间的君臣关系亦是“如鱼得水”,恐怕刘禅就不会再一再二地反对给诸葛亮立庙了吧。
至于后主在诸葛亮死后对国家*军事改革采取的措施,也是非常英明的,一点也不平庸,不过这个和你的问题没联系,就不再赘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4:54
1。如果刘禅有这个魄力和狠毒,后世就不会有扶不起来的刘阿斗了
2.一旦诸葛亮死了,蜀国很快就会灭亡。这是有事实根据的,实际上诸葛亮死后20多年蜀就被灭忘了,这还是诸葛亮对后事有很好的安排的情况下,如果突然被杀害来不急安排。我感觉就应该不出10年```
3.据说刘备死时,曾有密诏告诉诸葛亮,必要时可取刘禅而代之。这样就证明诸葛亮在蜀的影响要比刘大的多,另外有很多大将是诸葛亮的嫡系将领```动了诸葛亮。难保那些将领不叛不反```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4:55
天哪!!!
你别看啊斗长的跟猪死的,内心聪明着呢!!!
他知道诸葛亮是个忠臣,受刘备那个大耳贼托孤,是必然不会冒着骂名去当皇帝的,所以把诸葛亮放在一个“管家”的位置上,什么事情都让诸葛亮去做,自己吃喝玩乐。
杀了诸葛亮,谁来治理国家?啊斗自己吗?对不起,啊斗知道自己没这个能力。我当皇帝还不用干活,难道我不高兴?非要累的跟康熙似的?何苦来?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14:55
就凭阿斗的所作所为,他有这个胆略吗?
如果后主有楼主的胆识,恐怕早就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兴复汉室,还于旧都了吧?
虽然说,蜀国的皇帝是刘家的,但刘备入蜀之后的各路关系都是诸葛亮打点的,应该说,论人望刘禅是无法与诸葛亮相比的,所以说楼主所提的几个办法,估计都会遭到手下大臣的反对,甚至会引起叛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