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1 05:5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9 23:24
1932年,美国物理学家Carl David Anderson在对宇宙线的深入研究中,在实验中观察到了一个关键现象:当高能光子接近重原子核时,它们会经历一个奇特的转化过程,生成一个电子和一个具有特殊性质的粒子。这个新发现的粒子,被命名为正电子,其质量与电子相等,但带有单位正电荷。这一发现对狄拉克的理论形成了重要支持,他的预言得到了实验的有力证实。
正电子的出现揭示了一个重要的物理概念,即对于电子而言,正负电荷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存在一种对称性。这引发了对反物质的深入探索,狄拉克的空穴理论因此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他提出的反粒子概念在此时得到了明确的证实,正电子正是电子的对应反粒子,它们在物理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1928年英国物理学家狄拉克(Paul Adrien MauriceDirac)提出了一个电子运动的相对论性量子力学方程,即狄拉克方程。利用这个方程研究氢原子能级分布时,考虑有自旋角动量的电子作高速运动时的相对论性效应,给出了氢原子能级的精细结构,与实验符合得很好。从这个方程还可自动导出电子的自旋量子数应为1/2,以及电子自旋磁矩与自旋角动量之比的朗德g因子为轨道角动量情形时朗德g因子的2倍。电子的这些性质都是过去从分析实验结果中总结出来的,并没有理论的来源和解释。狄拉克方程却自动地导出这些重要基本性质,是理论上的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