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5:27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12
有朋友说微博是陌生人圈,微信是熟人圈,是弱关系与强关系的比较。微博转化率比微信差,是这样的吗?而互联网从业者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微信和微博? 文:知乎用户Michael 啥是社交? 认识新朋友,维护老朋友,跟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到达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不明白这句话,不要做社交网站。 不要因为*现在很牛,就把这看成是社交网站的唯一范本。其实,中国最大的社交系统,一直是QQ,因为它拥有最多的双向好友关系链和网状的群 关系链。想想有多少句“我给你转账XX元”是通过QQ发送的,“我们这个组织的聚会在XX举行”是在QQ群中传播的。就会明白。 但这个时代,中间好像缺少了什么,人们有分享的*,有分享之后被别人讨论、羡慕、赞叹、得到认同的*。所以*这种形态的网站出现了,它 其实满足的是人们分享和分享后一系列微妙的情感。所以在中国出现了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它们都希望跟*一样来满足人们分享和分享后 一系列微妙的情感。但他们在做的时候,都没有明白那句【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这就是为什么新浪微博做不了社交,因为上面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公开的,越是公开的信息有价值的就越少。这里的价值指的是社交价值。想想看,你刚洗完澡的照 片你会发到微博上吗?你刚刚向某人示爱的语句你会发到微博上吗?当然有人会,中国这人很多,不乏一些有强烈分享需求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同一条信息,发布 到微博,人人,QQ空间,豆瓣。所以我在生活中发现,一些人使用街旁,竟然是把它当做多个社交网站的同步工具。 那新浪微博赋予我们的是什么呢?新浪微博使每个人成为了记者。一些局外人的看法反而更接近事实。过年,回老家。家里人都不用微博,但他们在开玩笑时,某人犯了傻,出了错,别人开玩笑地威胁道,“快,拍下来,给他发到微博上,让别人都看看”。这是记者干的活。 但新浪微博想不通,以为自己朝着*那个方向改,就是社交网站,不断推出新的功能,最明显的社交倾向就是微群、微吧,试图构建多人交互关系,目前来看都失败了,因为底子上,微博做的就不是社交。底子上不是社交的东西,在第二层更不可能涌现出社交的高级形态。这跟自然界是一样的,底层的微生物是是草原生态系统,你硬希望通过人工改造,第二层变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跟自然对抗,只能是头破血流。 那微博的路在哪里。先考虑一下,微博在现实生活中的替代品是什么? 报纸 在 公交车站等车时,曾经的人们会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浏览一下,看看自己关心领域的时政要闻。现在,人手一个手机,刷微博。当然微博这份报纸上也会出现一些 朋友的信息,但随着其他更加私密的社交应用出现,你在微博上会越发难看到朋友私人的信息,而更多的是转发名人,偶像,星座,笑话,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 评价。 所以如何在报纸,全民记者,个人媒体,这样的底层生态上,涌现出带有新的商业模式的产品,是微博的产品经理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的。 再回到上面谈的社交,说QQ一直掌握着中国人最多的社交关系链。但还有一个地方有这些社交关系链——手机通讯录。这下恍然大悟了,一个左手握着用户的QQ 关系链,右手握着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的应用,做社交,能不牛*吗?对于现在刚刚注册的微信用户,登陆之后,就提示你有50+以上的通讯录好友和QQ好友,已 经在等你了,这确实能够强有力的留住用户。但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朋友太多,会有社交恐惧 当然了,对于微信这种一对一的聊天方式,目前来看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微信在推出语音对讲功能后,用户开始快速的增长。为什么,因为语音确实比打字方便,而且对于一对一的聊天而言,语音比文字增加了更多的信息(情绪,情感,背景噪音等等)。 1、底层的一对一的用户关系链建立之后,微信群聊才开始逐渐增加。这是第二层的东西,没有第一层,就不会有第二层。所以我觉得陌陌指责新浪微博推出微友抄袭陌陌 2.0群组功能,这一点陌陌老板一点都不担心,只是借势营销和帮员工提气而已。第一层没有建好,直接把别人建好的第二层拿过来的微友,终归还是要塌的。 2、还有群聊的人数越多,有价值的信息越少。在网络结构中,每个新加入网络的点都会对其他的点造成一定的聊天约束。最简单的例子,你和恋人之间的聊天空间中,加入了你老妈。瞬间聊天的阻碍就变大了。所以我还是要重复那句话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至此,微信通过一对一的聊天和群聊,完成了社交中的维护老朋友和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需求。但认识新朋友呢? 微信推出了摇一摇和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确实很赞。但入口太深和随着每个人微信上加的好友越来越多,大家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微信上的关系链和聊天记录越来越多后,微信已经变成了用户的隐私。 这时结识新朋友的需求就来了,所以陌陌、啪啪、抬杠、唱吧等等,这些应用现在的主要需求就变成了结识新朋友。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帮助微信筛选出新的关系链,同时用户在这些应用中互换了*之后,这些应用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新朋友的需求搞定了,分享的需求呢?分享之后,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希望获得赞同、欣赏、羡慕、讨论的微妙情感如何被满足呢? 微信自己推出了朋友圈,这是一个非常用心的设计。这个设计深刻的体现了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而且很好的避免了上面所说的朋友太多,所造成的社交恐惧。 1、微信明白用户的好友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些好友关系链中,有亲属、同事、朋友、私密好友等多种关系。所以在发布任何一张照片的时候,这张照片的可见范围,完 全由用户来决定,用户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几个闺蜜可以看到,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初中好友可以看到,可以选择屏蔽掉父母,同事。这样的设计,让一个在即时通 讯软件上长出来的社交网络,分享的阻碍达到最小。 2、回复功能,经常有同学跟我抱怨说为啥别人只能看到他在照片下面自言自语。 因为你的朋友也是你隐私的一部分。你不希望让你的普通朋友看到,你和自己最熟的好友在一幅照片下面的嬉笑怒骂。当然这样的设计不符合网络结构中,两个人拥 有一个共同的好友时,这两个人成为成为好友的概率大大的增加。但微信明智的把这个概率交到了用户手中,如果用户希望自己的两个好友认识,那其他的方式也会 认识,而不是通过朋友圈下面的。 至此,微信已经出色的完成了目前这个时间点上人们的社交需求,这是一款相对完美的社交应用。而新浪微博最近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是媒体,却一心想着做社交。因为他们没有理解那句话“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希望微博能在媒体的道路上,重新想好,再做。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12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选择大于努力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12
有朋友说微博是陌生人圈,微信是熟人圈,是弱关系与强关系的比较。微博转化率比微信差,是这样的吗?而互联网从业者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微信和微博? 文:知乎用户Michael 啥是社交? 认识新朋友,维护老朋友,跟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到达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不明白这句话,不要做社交网站。 不要因为*现在很牛,就把这看成是社交网站的唯一范本。其实,中国最大的社交系统,一直是QQ,因为它拥有最多的双向好友关系链和网状的群 关系链。想想有多少句“我给你转账XX元”是通过QQ发送的,“我们这个组织的聚会在XX举行”是在QQ群中传播的。就会明白。 但这个时代,中间好像缺少了什么,人们有分享的*,有分享之后被别人讨论、羡慕、赞叹、得到认同的*。所以*这种形态的网站出现了,它 其实满足的是人们分享和分享后一系列微妙的情感。所以在中国出现了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它们都希望跟*一样来满足人们分享和分享后 一系列微妙的情感。但他们在做的时候,都没有明白那句【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这就是为什么新浪微博做不了社交,因为上面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公开的,越是公开的信息有价值的就越少。这里的价值指的是社交价值。想想看,你刚洗完澡的照 片你会发到微博上吗?你刚刚向某人示爱的语句你会发到微博上吗?当然有人会,中国这人很多,不乏一些有强烈分享需求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同一条信息,发布 到微博,人人,QQ空间,豆瓣。所以我在生活中发现,一些人使用街旁,竟然是把它当做多个社交网站的同步工具。 那新浪微博赋予我们的是什么呢?新浪微博使每个人成为了记者。一些局外人的看法反而更接近事实。过年,回老家。家里人都不用微博,但他们在开玩笑时,某人犯了傻,出了错,别人开玩笑地威胁道,“快,拍下来,给他发到微博上,让别人都看看”。这是记者干的活。 但新浪微博想不通,以为自己朝着*那个方向改,就是社交网站,不断推出新的功能,最明显的社交倾向就是微群、微吧,试图构建多人交互关系,目前来看都失败了,因为底子上,微博做的就不是社交。底子上不是社交的东西,在第二层更不可能涌现出社交的高级形态。这跟自然界是一样的,底层的微生物是是草原生态系统,你硬希望通过人工改造,第二层变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跟自然对抗,只能是头破血流。 那微博的路在哪里。先考虑一下,微博在现实生活中的替代品是什么? 报纸 在 公交车站等车时,曾经的人们会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浏览一下,看看自己关心领域的时政要闻。现在,人手一个手机,刷微博。当然微博这份报纸上也会出现一些 朋友的信息,但随着其他更加私密的社交应用出现,你在微博上会越发难看到朋友私人的信息,而更多的是转发名人,偶像,星座,笑话,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 评价。 所以如何在报纸,全民记者,个人媒体,这样的底层生态上,涌现出带有新的商业模式的产品,是微博的产品经理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的。 再回到上面谈的社交,说QQ一直掌握着中国人最多的社交关系链。但还有一个地方有这些社交关系链——手机通讯录。这下恍然大悟了,一个左手握着用户的QQ 关系链,右手握着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的应用,做社交,能不牛*吗?对于现在刚刚注册的微信用户,登陆之后,就提示你有50+以上的通讯录好友和QQ好友,已 经在等你了,这确实能够强有力的留住用户。但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朋友太多,会有社交恐惧 当然了,对于微信这种一对一的聊天方式,目前来看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微信在推出语音对讲功能后,用户开始快速的增长。为什么,因为语音确实比打字方便,而且对于一对一的聊天而言,语音比文字增加了更多的信息(情绪,情感,背景噪音等等)。 1、底层的一对一的用户关系链建立之后,微信群聊才开始逐渐增加。这是第二层的东西,没有第一层,就不会有第二层。所以我觉得陌陌指责新浪微博推出微友抄袭陌陌 2.0群组功能,这一点陌陌老板一点都不担心,只是借势营销和帮员工提气而已。第一层没有建好,直接把别人建好的第二层拿过来的微友,终归还是要塌的。 2、还有群聊的人数越多,有价值的信息越少。在网络结构中,每个新加入网络的点都会对其他的点造成一定的聊天约束。最简单的例子,你和恋人之间的聊天空间中,加入了你老妈。瞬间聊天的阻碍就变大了。所以我还是要重复那句话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至此,微信通过一对一的聊天和群聊,完成了社交中的维护老朋友和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需求。但认识新朋友呢? 微信推出了摇一摇和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确实很赞。但入口太深和随着每个人微信上加的好友越来越多,大家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微信上的关系链和聊天记录越来越多后,微信已经变成了用户的隐私。 这时结识新朋友的需求就来了,所以陌陌、啪啪、抬杠、唱吧等等,这些应用现在的主要需求就变成了结识新朋友。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帮助微信筛选出新的关系链,同时用户在这些应用中互换了*之后,这些应用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新朋友的需求搞定了,分享的需求呢?分享之后,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希望获得赞同、欣赏、羡慕、讨论的微妙情感如何被满足呢? 微信自己推出了朋友圈,这是一个非常用心的设计。这个设计深刻的体现了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而且很好的避免了上面所说的朋友太多,所造成的社交恐惧。 1、微信明白用户的好友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些好友关系链中,有亲属、同事、朋友、私密好友等多种关系。所以在发布任何一张照片的时候,这张照片的可见范围,完 全由用户来决定,用户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几个闺蜜可以看到,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初中好友可以看到,可以选择屏蔽掉父母,同事。这样的设计,让一个在即时通 讯软件上长出来的社交网络,分享的阻碍达到最小。 2、回复功能,经常有同学跟我抱怨说为啥别人只能看到他在照片下面自言自语。 因为你的朋友也是你隐私的一部分。你不希望让你的普通朋友看到,你和自己最熟的好友在一幅照片下面的嬉笑怒骂。当然这样的设计不符合网络结构中,两个人拥 有一个共同的好友时,这两个人成为成为好友的概率大大的增加。但微信明智的把这个概率交到了用户手中,如果用户希望自己的两个好友认识,那其他的方式也会 认识,而不是通过朋友圈下面的。 至此,微信已经出色的完成了目前这个时间点上人们的社交需求,这是一款相对完美的社交应用。而新浪微博最近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是媒体,却一心想着做社交。因为他们没有理解那句话“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希望微博能在媒体的道路上,重新想好,再做。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12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选择大于努力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12
有朋友说微博是陌生人圈,微信是熟人圈,是弱关系与强关系的比较。微博转化率比微信差,是这样的吗?而互联网从业者们又应该如何看待微信和微博? 文:知乎用户Michael 啥是社交? 认识新朋友,维护老朋友,跟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到达某种目的的社会活动。 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不明白这句话,不要做社交网站。 不要因为*现在很牛,就把这看成是社交网站的唯一范本。其实,中国最大的社交系统,一直是QQ,因为它拥有最多的双向好友关系链和网状的群 关系链。想想有多少句“我给你转账XX元”是通过QQ发送的,“我们这个组织的聚会在XX举行”是在QQ群中传播的。就会明白。 但这个时代,中间好像缺少了什么,人们有分享的*,有分享之后被别人讨论、羡慕、赞叹、得到认同的*。所以*这种形态的网站出现了,它 其实满足的是人们分享和分享后一系列微妙的情感。所以在中国出现了人人网,QQ空间,新浪微博,它们都希望跟*一样来满足人们分享和分享后 一系列微妙的情感。但他们在做的时候,都没有明白那句【社交,一定是非常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这就是为什么新浪微博做不了社交,因为上面的信息绝大多数都是公开的,越是公开的信息有价值的就越少。这里的价值指的是社交价值。想想看,你刚洗完澡的照 片你会发到微博上吗?你刚刚向某人示爱的语句你会发到微博上吗?当然有人会,中国这人很多,不乏一些有强烈分享需求的人,他们会把自己的同一条信息,发布 到微博,人人,QQ空间,豆瓣。所以我在生活中发现,一些人使用街旁,竟然是把它当做多个社交网站的同步工具。 那新浪微博赋予我们的是什么呢?新浪微博使每个人成为了记者。一些局外人的看法反而更接近事实。过年,回老家。家里人都不用微博,但他们在开玩笑时,某人犯了傻,出了错,别人开玩笑地威胁道,“快,拍下来,给他发到微博上,让别人都看看”。这是记者干的活。 但新浪微博想不通,以为自己朝着*那个方向改,就是社交网站,不断推出新的功能,最明显的社交倾向就是微群、微吧,试图构建多人交互关系,目前来看都失败了,因为底子上,微博做的就不是社交。底子上不是社交的东西,在第二层更不可能涌现出社交的高级形态。这跟自然界是一样的,底层的微生物是是草原生态系统,你硬希望通过人工改造,第二层变成热带雨林生态系统,跟自然对抗,只能是头破血流。 那微博的路在哪里。先考虑一下,微博在现实生活中的替代品是什么? 报纸 在 公交车站等车时,曾经的人们会在报刊亭买一份报纸,浏览一下,看看自己关心领域的时政要闻。现在,人手一个手机,刷微博。当然微博这份报纸上也会出现一些 朋友的信息,但随着其他更加私密的社交应用出现,你在微博上会越发难看到朋友私人的信息,而更多的是转发名人,偶像,星座,笑话,再加上自己的一些观点和 评价。 所以如何在报纸,全民记者,个人媒体,这样的底层生态上,涌现出带有新的商业模式的产品,是微博的产品经理们需要静下心来,好好考虑的。 再回到上面谈的社交,说QQ一直掌握着中国人最多的社交关系链。但还有一个地方有这些社交关系链——手机通讯录。这下恍然大悟了,一个左手握着用户的QQ 关系链,右手握着用户的手机通讯录的应用,做社交,能不牛*吗?对于现在刚刚注册的微信用户,登陆之后,就提示你有50+以上的通讯录好友和QQ好友,已 经在等你了,这确实能够强有力的留住用户。但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的。 朋友太多,会有社交恐惧 当然了,对于微信这种一对一的聊天方式,目前来看是没有影响的。所以微信在推出语音对讲功能后,用户开始快速的增长。为什么,因为语音确实比打字方便,而且对于一对一的聊天而言,语音比文字增加了更多的信息(情绪,情感,背景噪音等等)。 1、底层的一对一的用户关系链建立之后,微信群聊才开始逐渐增加。这是第二层的东西,没有第一层,就不会有第二层。所以我觉得陌陌指责新浪微博推出微友抄袭陌陌 2.0群组功能,这一点陌陌老板一点都不担心,只是借势营销和帮员工提气而已。第一层没有建好,直接把别人建好的第二层拿过来的微友,终归还是要塌的。 2、还有群聊的人数越多,有价值的信息越少。在网络结构中,每个新加入网络的点都会对其他的点造成一定的聊天约束。最简单的例子,你和恋人之间的聊天空间中,加入了你老妈。瞬间聊天的阻碍就变大了。所以我还是要重复那句话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 至此,微信通过一对一的聊天和群聊,完成了社交中的维护老朋友和朋友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需求。但认识新朋友呢? 微信推出了摇一摇和查看附近的人,摇一摇确实很赞。但入口太深和随着每个人微信上加的好友越来越多,大家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的*,微信上的关系链和聊天记录越来越多后,微信已经变成了用户的隐私。 这时结识新朋友的需求就来了,所以陌陌、啪啪、抬杠、唱吧等等,这些应用现在的主要需求就变成了结识新朋友。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巨大的漏斗,帮助微信筛选出新的关系链,同时用户在这些应用中互换了*之后,这些应用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新朋友的需求搞定了,分享的需求呢?分享之后,那说不清道不明的——希望获得赞同、欣赏、羡慕、讨论的微妙情感如何被满足呢? 微信自己推出了朋友圈,这是一个非常用心的设计。这个设计深刻的体现了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而且很好的避免了上面所说的朋友太多,所造成的社交恐惧。 1、微信明白用户的好友越来越多,而且在这些好友关系链中,有亲属、同事、朋友、私密好友等多种关系。所以在发布任何一张照片的时候,这张照片的可见范围,完 全由用户来决定,用户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几个闺蜜可以看到,可以选择只有自己的初中好友可以看到,可以选择屏蔽掉父母,同事。这样的设计,让一个在即时通 讯软件上长出来的社交网络,分享的阻碍达到最小。 2、回复功能,经常有同学跟我抱怨说为啥别人只能看到他在照片下面自言自语。 因为你的朋友也是你隐私的一部分。你不希望让你的普通朋友看到,你和自己最熟的好友在一幅照片下面的嬉笑怒骂。当然这样的设计不符合网络结构中,两个人拥 有一个共同的好友时,这两个人成为成为好友的概率大大的增加。但微信明智的把这个概率交到了用户手中,如果用户希望自己的两个好友认识,那其他的方式也会 认识,而不是通过朋友圈下面的。 至此,微信已经出色的完成了目前这个时间点上人们的社交需求,这是一款相对完美的社交应用。而新浪微博最近的失败,是因为自己是媒体,却一心想着做社交。因为他们没有理解那句话“社交,是件私密的事情,越有价值的信息,受众越少。”希望微博能在媒体的道路上,重新想好,再做。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3:12
想怎么玩就怎么玩,选择大于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