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5: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30
今天开篇先说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脑子当中经常对于那些历史事实,会有一些框架在。而只要这些框架在,你就会发现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读得懂这段历史。所以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有一句话,叫读史要有了解之同情。你不要小看这五个字,在史学界,这五个字非常重要。
啥叫了解之同情啊?说白了,就是设身处地地想。我们要试图穿越到历史人物当时的心境、外在的处境,去重新打量他当时的格局。然后我们要给人性设定一个正常的善恶幅度,然后再重新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如果有一段历史事实告诉你,有一个人就是坏,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整个这一段历史的所有的乱象都是因为一个人坏而导致的。对不起,这段历史你肯定没读懂,或者说你上了那些用忠奸善恶这些框架来写历史的人的当。
所以后来很多历史学家说,明代覆亡魏忠贤是要负责任的。你看他前面那个皇帝;到了天启年间的时候,经过魏忠贤这么一祸祸,天下糜烂,乌烟瘴气。所以天启皇帝一咽气,崇祯皇帝即位的时候,已经是回天乏力了,所以魏忠贤要对明代覆亡负责任的。
可是这篇文章我们不能这么说,对吧?把历史记载的魏忠贤的桩桩件件的坏事,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往这儿一列,这就算新视角吗?那不成《百家讲坛》了吗?我们是一个有自尊心的自媒体,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中看出一些蹊跷。
魏忠贤剧照
魏忠贤当政实在是太蹊跷,今天我们就先给各位报告三大疑团。
第一大疑团呢,是这王八蛋没文化。你以为当奸臣容易啊?当奸臣也得有才能吧,我们且不是说像蔡京啊、秦桧啊这些大文人、大奸臣,就算是在他们太监窝里,你以为没文化就能混得好了?人家蔡伦造纸,就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嘛。就算是在明代,同样是太监,那郑和下西洋是领导着上万人的团队,那需要多大的领导力和决断力啊,我们且不说别的,来往文书你总得看得懂吧,你总不能被人骗吧,所以至少你得识字吧。
其实明太祖朱元璋就想过一个招,他原来就是觉得太监这玩意儿不能让他干政,得吸取历史教训。所以他就立了一个规矩,说太监不准读书。这本来挺好的一个规定,但是后来因为这老朱家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家人特懒,出了好几个大胖子,朱高炽、还有后来的万历皇帝都是大胖子。胖他就懒嘛,明代皇帝懒到什么份儿上,连自个儿写字他都不愿意,更别说跟那个清朝的像雍正那种一天批奏折批好几万字那种皇帝,那就更没法比了。
所以他们后来在宫中搞了一个什么太监制度呢?叫司礼监,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就专门皇帝口授,然后他们来用朱笔来批奏折,搞了这么一个职位。所以那你说太监怎么能不读书呢?所以从宣德年间开始,宫中就开始设内学堂,好培养司礼监这帮有文化的秉笔太监。
大牛人郑和
可是魏忠贤不是这么回事,他是半路出家。他原本实际上有家有业,还有老婆,他是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但是太好赌,最后赌得家穷财尽,老婆也跑了就剩一个女儿。魏忠贤欠了赌债,后来就把女儿给卖了,还赌债。后来又欠了一*债,怎么办呢?家里什么都卖完了,有一次洗澡,一低头,这儿还有一样东西,这可以割了然后还能有一条存身之路,于是就割了,然后进宫当了太监。
可是你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当太监如果半路出家,第一是非常危险,因为当时你做那么大一个手术,也没有什么消毒的条件很容易出生命危险,很多人就这么死半道上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当太监都是小时候进宫,在宫中的那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当中,人家从小就嵌入,我跟哪个公公,他是哪个公公的人,你还有一个关系的路径可以依靠。你是大几十岁的人再进宫,你靠谁啊?你就是洒扫庭除,干一些最苦最累最贫贱的活。所以说白了,魏忠贤进宫并不是一条进身之阶,只是他后半辈子的一个饭辙,而且说白了是一条很苦很苦的人生前景,魏忠贤就打算了此残生的,后来又怎么死蛇翻身呢?这是一不可解。
二不可解,是魏忠贤这个权臣实在当得太嚣张了,嚣张到遍翻二十四史你从来没见过这么一货。你当奸臣嘛,当然是把皇帝哄高兴了,对吧?自己稍微低调一点,关键是有银子赚、然后能够掌权就可以了。你何必天天把自己装成皇帝呢?你又不是曹操、司马昭已经有了篡权的能力了,事实上你又没有。
可魏忠贤真就是这么一货,他出来的时候别人要喊他什么呢?九千岁,也就是皇帝是万岁,您稍微少活一点,九千岁,皇帝是万寿无疆,您呢?永远健康。他出来身上穿的那个衣服是藩王的服饰,胸口也是一团龙,那是凤子龙孙才拥有的一个权利。当然他稍微客气点,身上穿的那个龙少一个爪子。
影视剧里王爷都给魏忠贤跪下了
你要知道,这在中国古代皇权社会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就看明代还有一太监,刘瑾,正德朝的那个大权奸。刘瑾最后怎么被弄死的?当然刘瑾死的特别惨,是被剐了,剐了三天,好几千刀才死。据说就是因为在刘瑾家搜出了一条玉带,一个刻着皇帝的一个玺印。当然我其实不太信这个,我们就算这是真的,那也是人家藏到密室偷偷摸摸回家玩的,过点当皇帝瘾。
这魏忠贤不是,天天这个大门面就摆在面上,一出去就是上万人的这种仪仗队,太嚣张了。最后嚣张到什么程度?就是全国给他建生祠。什么叫生祠呢?不像别人死了再建生祠,就是您老人家虽然活着,但是您功劳太大,所以你活着的时候就得给你建祠堂,我们都得跪拜。
所以有的时候魏忠贤的生祠建成之后,当地巡抚带着文武百官跪拜,而且行的叫五拜三叩大礼,距离给皇上的三拜九叩大礼也差不到哪儿去。而且建生祠当时已经是全国的一个风尚,我给大家讲两个给他建生祠人吧,一个是楚王,就是老朱家的王爷,老朱家的凤子龙孙也不得不给魏忠贤建生祠。还有一个给魏忠贤建生祠的人,那就是更有名了,袁崇焕,很有权利也很得朝廷重用的边将,也要给魏忠贤建生祠。所以他嚣张到这个份儿上,这也不可理解。要么你已经大权在握,随时准备篡位了,让皇帝滚下去,你就自个当皇帝那也成。他又没到这份儿上,但是他又嚣张到这种程度,而且天启皇帝也就听之由之。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太奇葩了吧?
魏忠贤这个人身上第三个不可理解的事情是,古代如果说是权奸就是奸臣,那他可能还有一派官僚势力,像什么蔡京、秦桧这都能做到。但是太监很难,你去看唐代的那些权奸,包括汉代的十常侍,他们都是内廷和外朝之间的那个尖锐斗争的结果。太监他所拥有的能量,就是我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在宫内把持着皇帝,我持废立之权。因为又是皇权社会,你们没办法,你也不知道这道命令是皇帝下的还是我下的。总而言之,在深宫之中我只要把持皇帝,我就能拥有权利。但是太监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和外面的文武大臣尖锐对立,这个在东汉历史上就特别明显。
魏忠贤生祠造像
可这魏忠贤不是,魏忠贤不仅在宫内权倾一时,而且在宫外也有无数的士大夫投靠他。有一个人叫冯铨,这个人后来在清朝还当到过首辅,非常厉害。他居然写诗给魏忠贤,称魏忠贤为尧舜,这什么意思?尧舜这个词从来只能是称颂好皇帝。人家冯铨不管,就这么称颂魏忠贤。
当然魏忠贤嚣张这是一方面,另外就是这个士大夫怎么能这么无耻呢?魏忠贤最显赫的时候那是爪牙半天下,他不仅在宫中,在外朝他还有五虎、五彪,五虎是五大文臣,五彪是五大武将,还有什么十孩儿、四十孙等等,都是士大夫。而且这些士大夫投靠魏忠贤已经无耻到什么程度?给大家简单举几个例子,因为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
有一个人叫顾秉谦,也是士大夫。投靠他的时候不好意思,像崔呈秀都认这个魏忠贤当干爹,他说我这岁数太大了认他当干爹实在不好意思。那怎么办呢?想一个绝招,让自己的儿子去认魏忠贤当干爷爷,说我这胡子都白了,我认你当爹呢,怕你不喜欢,那怎么办?你看我儿子认你当爷爷这多好,顺便你就了解咱俩是什么关系了,对不对?你看,他能干出这种事。
影视剧里的魏忠贤形象
当时士大夫已经无耻到这种程度,那请问这又是为什么呢?而且在晚明的时候,我们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应该知道,这士大夫是特别以道德相标榜,因为东林党人特别活跃,大家都要当正人君子,怎么偏偏在天启一朝这短短这几年间,出来了这样的一帮祸害、士林的败类呢?所以综合我们刚才讲的三大疑团,一个没文化的人,一个嚣张到古往今来无出其右的人,一个以不识字、没文化,这么嚣张,还能让士大夫集团集体投靠的人,这背后一定有原因。那围绕着魏忠贤,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7 15:30
今天开篇先说一个道理,就是我们脑子当中经常对于那些历史事实,会有一些框架在。而只要这些框架在,你就会发现我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读得懂这段历史。所以史学大家陈寅恪先生有一句话,叫读史要有了解之同情。你不要小看这五个字,在史学界,这五个字非常重要。
啥叫了解之同情啊?说白了,就是设身处地地想。我们要试图穿越到历史人物当时的心境、外在的处境,去重新打量他当时的格局。然后我们要给人性设定一个正常的善恶幅度,然后再重新理解当时的历史事实。如果有一段历史事实告诉你,有一个人就是坏,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流脓,整个这一段历史的所有的乱象都是因为一个人坏而导致的。对不起,这段历史你肯定没读懂,或者说你上了那些用忠奸善恶这些框架来写历史的人的当。
所以后来很多历史学家说,明代覆亡魏忠贤是要负责任的。你看他前面那个皇帝;到了天启年间的时候,经过魏忠贤这么一祸祸,天下糜烂,乌烟瘴气。所以天启皇帝一咽气,崇祯皇帝即位的时候,已经是回天乏力了,所以魏忠贤要对明代覆亡负责任的。
可是这篇文章我们不能这么说,对吧?把历史记载的魏忠贤的桩桩件件的坏事,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往这儿一列,这就算新视角吗?那不成《百家讲坛》了吗?我们是一个有自尊心的自媒体,所以我们一定要从中看出一些蹊跷。
魏忠贤剧照
魏忠贤当政实在是太蹊跷,今天我们就先给各位报告三大疑团。
第一大疑团呢,是这王八蛋没文化。你以为当奸臣容易啊?当奸臣也得有才能吧,我们且不是说像蔡京啊、秦桧啊这些大文人、大奸臣,就算是在他们太监窝里,你以为没文化就能混得好了?人家蔡伦造纸,就为中国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嘛。就算是在明代,同样是太监,那郑和下西洋是领导着上万人的团队,那需要多大的领导力和决断力啊,我们且不说别的,来往文书你总得看得懂吧,你总不能被人骗吧,所以至少你得识字吧。
其实明太祖朱元璋就想过一个招,他原来就是觉得太监这玩意儿不能让他干政,得吸取历史教训。所以他就立了一个规矩,说太监不准读书。这本来挺好的一个规定,但是后来因为这老朱家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家人特懒,出了好几个大胖子,朱高炽、还有后来的万历皇帝都是大胖子。胖他就懒嘛,明代皇帝懒到什么份儿上,连自个儿写字他都不愿意,更别说跟那个清朝的像雍正那种一天批奏折批好几万字那种皇帝,那就更没法比了。
所以他们后来在宫中搞了一个什么太监制度呢?叫司礼监,司礼监的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就专门皇帝口授,然后他们来用朱笔来批奏折,搞了这么一个职位。所以那你说太监怎么能不读书呢?所以从宣德年间开始,宫中就开始设内学堂,好培养司礼监这帮有文化的秉笔太监。
大牛人郑和
可是魏忠贤不是这么回事,他是半路出家。他原本实际上有家有业,还有老婆,他是河北沧州肃宁县人,但是太好赌,最后赌得家穷财尽,老婆也跑了就剩一个女儿。魏忠贤欠了赌债,后来就把女儿给卖了,还赌债。后来又欠了一*债,怎么办呢?家里什么都卖完了,有一次洗澡,一低头,这儿还有一样东西,这可以割了然后还能有一条存身之路,于是就割了,然后进宫当了太监。
可是你要知道在古代的时候,当太监如果半路出家,第一是非常危险,因为当时你做那么大一个手术,也没有什么消毒的条件很容易出生命危险,很多人就这么死半道上了。更重要的是,人家当太监都是小时候进宫,在宫中的那种盘根错节的*关系当中,人家从小就嵌入,我跟哪个公公,他是哪个公公的人,你还有一个关系的路径可以依靠。你是大几十岁的人再进宫,你靠谁啊?你就是洒扫庭除,干一些最苦最累最贫贱的活。所以说白了,魏忠贤进宫并不是一条进身之阶,只是他后半辈子的一个饭辙,而且说白了是一条很苦很苦的人生前景,魏忠贤就打算了此残生的,后来又怎么死蛇翻身呢?这是一不可解。
二不可解,是魏忠贤这个权臣实在当得太嚣张了,嚣张到遍翻二十四史你从来没见过这么一货。你当奸臣嘛,当然是把皇帝哄高兴了,对吧?自己稍微低调一点,关键是有银子赚、然后能够掌权就可以了。你何必天天把自己装成皇帝呢?你又不是曹操、司马昭已经有了篡权的能力了,事实上你又没有。
可魏忠贤真就是这么一货,他出来的时候别人要喊他什么呢?九千岁,也就是皇帝是万岁,您稍微少活一点,九千岁,皇帝是万寿无疆,您呢?永远健康。他出来身上穿的那个衣服是藩王的服饰,胸口也是一团龙,那是凤子龙孙才拥有的一个权利。当然他稍微客气点,身上穿的那个龙少一个爪子。
影视剧里王爷都给魏忠贤跪下了
你要知道,这在中国古代皇权社会是不可想象的。我们就看明代还有一太监,刘瑾,正德朝的那个大权奸。刘瑾最后怎么被弄死的?当然刘瑾死的特别惨,是被剐了,剐了三天,好几千刀才死。据说就是因为在刘瑾家搜出了一条玉带,一个刻着皇帝的一个玺印。当然我其实不太信这个,我们就算这是真的,那也是人家藏到密室偷偷摸摸回家玩的,过点当皇帝瘾。
这魏忠贤不是,天天这个大门面就摆在面上,一出去就是上万人的这种仪仗队,太嚣张了。最后嚣张到什么程度?就是全国给他建生祠。什么叫生祠呢?不像别人死了再建生祠,就是您老人家虽然活着,但是您功劳太大,所以你活着的时候就得给你建祠堂,我们都得跪拜。
所以有的时候魏忠贤的生祠建成之后,当地巡抚带着文武百官跪拜,而且行的叫五拜三叩大礼,距离给皇上的三拜九叩大礼也差不到哪儿去。而且建生祠当时已经是全国的一个风尚,我给大家讲两个给他建生祠人吧,一个是楚王,就是老朱家的王爷,老朱家的凤子龙孙也不得不给魏忠贤建生祠。还有一个给魏忠贤建生祠的人,那就是更有名了,袁崇焕,很有权利也很得朝廷重用的边将,也要给魏忠贤建生祠。所以他嚣张到这个份儿上,这也不可理解。要么你已经大权在握,随时准备篡位了,让皇帝滚下去,你就自个当皇帝那也成。他又没到这份儿上,但是他又嚣张到这种程度,而且天启皇帝也就听之由之。你不觉得这很奇怪吗?太奇葩了吧?
魏忠贤这个人身上第三个不可理解的事情是,古代如果说是权奸就是奸臣,那他可能还有一派官僚势力,像什么蔡京、秦桧这都能做到。但是太监很难,你去看唐代的那些权奸,包括汉代的十常侍,他们都是内廷和外朝之间的那个尖锐斗争的结果。太监他所拥有的能量,就是我挟天子以令诸侯,我在宫内把持着皇帝,我持废立之权。因为又是皇权社会,你们没办法,你也不知道这道命令是皇帝下的还是我下的。总而言之,在深宫之中我只要把持皇帝,我就能拥有权利。但是太监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和外面的文武大臣尖锐对立,这个在东汉历史上就特别明显。
魏忠贤生祠造像
可这魏忠贤不是,魏忠贤不仅在宫内权倾一时,而且在宫外也有无数的士大夫投靠他。有一个人叫冯铨,这个人后来在清朝还当到过首辅,非常厉害。他居然写诗给魏忠贤,称魏忠贤为尧舜,这什么意思?尧舜这个词从来只能是称颂好皇帝。人家冯铨不管,就这么称颂魏忠贤。
当然魏忠贤嚣张这是一方面,另外就是这个士大夫怎么能这么无耻呢?魏忠贤最显赫的时候那是爪牙半天下,他不仅在宫中,在外朝他还有五虎、五彪,五虎是五大文臣,五彪是五大武将,还有什么十孩儿、四十孙等等,都是士大夫。而且这些士大夫投靠魏忠贤已经无耻到什么程度?给大家简单举几个例子,因为这种例子实在是太多。
有一个人叫顾秉谦,也是士大夫。投靠他的时候不好意思,像崔呈秀都认这个魏忠贤当干爹,他说我这岁数太大了认他当干爹实在不好意思。那怎么办呢?想一个绝招,让自己的儿子去认魏忠贤当干爷爷,说我这胡子都白了,我认你当爹呢,怕你不喜欢,那怎么办?你看我儿子认你当爷爷这多好,顺便你就了解咱俩是什么关系了,对不对?你看,他能干出这种事。
影视剧里的魏忠贤形象
当时士大夫已经无耻到这种程度,那请问这又是为什么呢?而且在晚明的时候,我们有点历史常识的人应该知道,这士大夫是特别以道德相标榜,因为东林党人特别活跃,大家都要当正人君子,怎么偏偏在天启一朝这短短这几年间,出来了这样的一帮祸害、士林的败类呢?所以综合我们刚才讲的三大疑团,一个没文化的人,一个嚣张到古往今来无出其右的人,一个以不识字、没文化,这么嚣张,还能让士大夫集团集体投靠的人,这背后一定有原因。那围绕着魏忠贤,到底发生了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