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1: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13:00
正面评价方面,如李三才在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的奏疏中称颂东林党,他提及东林书院由光禄寺少卿顾宪成创立,宪成以忠诚和品行高尚闻名,他的追随者研习道德学问,修身养性,堪称时代的杰出人物。东林党人被赞誉为支撑国家的基石,而非国家的负担,如汪有典所述:“若无东林,国家可能早已陷入动荡。”
然而,负面评价则指出,顾宪成退休后在锡山建立的东林书院,其学术内容并不受人重视,参与者仅专注于品评人物和批评时政,期望影响朝廷决策。许重熙的记载更深入剖析了党派纷争,指责东林党徒操纵朝政,对官员施加压力,甚至有奸雄利用此形势壮大自己的势力。
较为客观的评价,如夏允彝的观点,认为东林党内部确实存在败类,而攻击东林者也有清廉之人,但两派领袖的品行差距巨大。东林党的理论虽高,但在实际军事行动中无显著成效,而攻击者虽然看似孤立抗争,但并未真正为国家法制出力,只是以刻薄取胜。他们都对国事无实质帮助。清代官方的看法与此相似,《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尽管宪成等人初衷是清议,但聚徒讲学导致党派扩大和是非混淆,最终引发了深远的负面影响,宪成等人难辞其咎,但仍承认他们的领袖人物大多品行端正,只是瑕瑜并存。
东林党是明代晚期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政治集团。公元1604年,顾宪成等修复宋代杨时讲学的东林书院,与高攀龙等讲学其中,“讲习之余,往往讽议朝政,裁量人物”,其言论被称为清议,形成了广泛社会影响。“三吴士绅”、在朝在野的各种政治代表人物、东南城市势力、某些地方实力派等,一时都聚集在以东林书院为中心的东林派周围。时人称之为东林党。与东林党政见不合的是内阁大臣王锡爵、沈一贯和方从哲等人,他们被称为“浙党”。另外还有“秦党”,成员都是陕西籍的官僚,还有“齐党”、“楚党”、“宣党”,都是以首领的籍贯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