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用工作,我们将会陷入何等焦虑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4 06:20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12:24
我们生命看似很长,实际也很短暂,粗略划分下阶段,也只不过区区三段而已。20年在读书,40年在工作,剩下的那丁点有多少算多少,也许在养老。
当我们还是学生的时候,总希望快快长大。脑海中期待的未来总是充满美好。
等我长大了,我会不会成为一位优秀得老师?要是会,我一定要大刀阔斧得砍掉这些个糟糕透顶的应试教育。
我会不会长发飘飘,温柔贤淑,美丽大方?身边会不会有一个他,爱穿白衬衫,爱笑,像太阳,暖洋洋得照耀我。
就这样,一年又一年,在美好的期待中,终于我们长大了。走进了社会,投向了工作。那个曾经的"等我长大了",真实得来到了。
但是,它来得那么平缓。想象中它的入口是阶梯状的,那种需要大步跨入的阶梯。当你进去了,应该会很明显得感觉出来才对。然而它只是一条线,我们不经意间就走进去了,还在到处张望,寻找入口在哪里。
然后,回望学习之路,那茫茫二十年,我们不禁感慨,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我们再也不想回去了。
然而,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工作,这将是一段比学习更漫长好几倍的苦修之路。
刚工作时,充满新鲜,好多东西不懂,我们谦虚潜行。第一次发工资时,我们欣喜若狂,脑海中顿时浮现出一长溜的清单,好多东西想买。仿佛那一千多的工资可以买下全世界。
当我们渐渐从实习,到转正,到娴熟,到带新人...好几年过去了,新鲜感也过了。感觉生活又开始变得枯燥,每天为了赚钱而赚钱。特别是买了房子,买了车子,养了孩子之后,经济的压力让我们再也不敢轻易请假。再也不能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仿佛,我们被那一台电脑和一张板凳所*。挣不脱,逃不了。
然后,我们开始期待几十年后,能够清闲的养老。清晨与老伴爬爬山,白天读读报纸喝喝茶,和街坊邻居唠唠嗑,晚上饭后散散步,溜溜狗。每天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必再为生活所束缚。
这时候,我们开始意识到,工作这个阶段,远比学生时代更漫长而煎熬。
但是,如果有一天,老板忽然头顶佛光,一脸平和得走进办公室,对我们说: 昨晚上帝托梦,说我是被上天选中的先知,我将替上帝传达上天的旨意。从明天起,你们再也不用上班了,爱吃吃,爱喝喝,爱玩儿的玩儿,去过你们想过的生活吧。但是,重点是工资依然按照你们现有的水平发放,你们自由奔放去吧,然后捋了捋胡子,哈哈哈笑着离开了。
这听着像神话故事,但是,我却当真了。
如果我们真的再也不必强迫自己朝九晚五得工作,还能拿到目前的工资水平。何况我们正值壮年,有大把大把得美好时光,那我们是不是真的可以过上自由自在,闲云野鹤的生活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采访了三个朋友。
1号受访者:
刚工作不久的小姑娘,有男友。她很兴奋得回答,我要每天去追星。我说,那你男朋友怎么办呢?她说,那我带上他一起去追星。
2号受访者:
工作两年的理性派姑娘,有男友,目前未婚。她说我要出国留学,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然后去国外旅行,比如法国巴黎之类的浪漫之都。等玩儿够了,一定还是会选择回到工作岗位,去做实现自己价值的事情,我要做一个很牛*的产品经理。
3号受访者:
工作近十年的哥们儿,有家庭,有孩子。他说,我要去周游世界,在世界各地结交好朋友。或者,包下一座寺庙,让别人都来信奉我,成为他们的信仰。
很显然,这三个方案中,只有一个是可行的。我们仔细来分析。
1号小姑娘,显然思想还很稚嫩。她能预想到的,只是一种心血来潮般的,来去匆匆的快感。为何想追星?除了明星的个人魅力之外,还有个原因是因为他们很难见到。如果每天去追星,不仅新鲜感很快会过去,而且,心目中的明星可能也会渐渐变成常人。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将迅速消耗殆尽。那么,剩下的几十年,要是还是追着"泯然众人矣"的曾经心目的明星,还有什么意义呢?
3号哥们儿,周游世界,结交世界好友的梦想,显然脱离了现实。周游世界带老婆孩子吗?如果不带,那还可以安心独自全球跑吗?如果带了,孩子不需要念书吗?念书不需要安定的环境吗?如果包下寺庙,受众人崇拜,这个好像有点玄乎,不符合实际。
而只有2号姑娘,她平时就是个理性而奋斗的人,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非常清晰。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且一直在为这个目标看书,学习,培训。无论工作与不工作,都不会改变她的这个目标。两者的差异只是进度快慢而已。
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觉得自己才不会像上面两位一样异想天开。每个人都觉得自己是特别的。但是,事实上,我们之中大部分人却都是平庸的。我们拖沓,我们懒散,我们贪图安逸,贪图享乐。
我们是否曾经度过这样的时光?
国庆七天长假,各个景区都人头爆满,于是决定在家度过一个假期。
起初心中安排得妥妥当当,每天花一个小时去健身,花两个小时看书。就这样度过一个充实的假期。
然后,假期真的开始了。
第一天,假期才刚开始,8点的闹钟响起,双眼睁不开,一想反正还有好多天,今天好好睡个懒觉,明天再好好执行吧。然后一觉起来,天又黑了。
第二天,墨迹了半天,好不容易挣扎起来,看看时间10点,洗漱下到点吃饭了,于是打开饿了么点个外卖,听听歌,等饭来。左等右风等不来,等的时候又没心情干其他的事儿,于是就躺着玩玩手机继续等。终于,饭来了,慢吞吞的边看电影边吃饭,吃完也快两点了。
吃饱了又不想动,正好电影还没看完,躺下继续看。躺着躺着,又睡意来了,然后又昏睡过去了。
后面几天也类似,起得晚,玩玩游戏,吃吃饭,看看电影,刷刷微博,聊聊微信,就是没有动力拿起书本看看书,更加懒得收拾自己出门健身。
等到最后一两天,忽然觉得这样的日子貌似也挺无聊的。每天都在为浪费时间而浪费时间。颓废的生活方式,让自己都提不起劲儿。然后,觉得其实上班也挺好的样子。至少,生活还是可以挺规律的。至少,你每天做的事儿,对公司还是有贡献的。而一到放假,如果没有什么正经事儿做,就会觉得除了工作,每天完全干不出什么有意义的,或者有用的事情,或者是自己觉得开心的事情。很多美好的幻想也就一直停留在了幻想。
平常每天正常上班的时候,工作霸占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上班,吃饭,睡觉这三件事儿基本上可以凑满每天的24小时了。我们手头时间空隙并不多,所以我们感觉不到我们还应该去做什么,觉得这样就够充实了,再增加就会觉得匆忙了,日子就不那么舒服了。
然而,如果不需要工作了。这个场景忽然之间把我们大部分的时间都抽空了。我们手足无措,站在原地不知道干嘛了。大量充裕的时间攥在手里。从起初兴奋得挥霍到处撒欢,做平时没时间做的事情,吃惦记很久的大餐。但是,这些热情很快就过去了。我们又陷入了不知道去干嘛的焦虑中。
当自己不知道该去做什么的时候,活着的意义好像也渐渐被淡化了,仿佛全世界都不需要你了。看着时间依然每天规律得滴答滴答流逝,我们陷入深深的焦虑,还有什么是我该做的,有意义的事情呢?
这种窘境,*迫着我们去思考,我们为什么而活?什么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什么才会使我们内心知足?
难道以前我们就没有这些焦虑吗?并不是真的没有,还是我们都有一颗追求舒适安逸的心,满满当当的工作让我们有理由暂时不去考虑这些令人烦恼的问题。我们在逃避,逃避那些让我们感到不适的焦虑。
但是,逃避逃不了一世,我们迟早还是要面对现实,去*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想要什么?
静下心来面对自己,有人想要功成名就,有人想要至高无上的权利,而我想要的,只是每天能够安心的睡个好觉。
很多人会说,睡个安稳觉还不容易?我觉得真的不容易。为什么能睡得安稳?说明一定得安心吧。那怎么样才能安心呢?就是每天能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充实得做自己。这个要求是不是就高了呢?
怎么样自己才会觉得充实?每个人的标准不同。还记得上面二号姑娘的例子吗?她想要的充实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无论是读书,参加培训,或者出国留学,她都是为了成为一个出色的产品经理,做牛*的产品。每个工作日的晚上,牺牲休息时间,做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每个周末牺牲假期去上课,也许在我们看来,这样的日子很无趣。但是人家却并不觉得是牺牲,我想她的每一天,内心一定是充实的。因为她每天都在往前走,哪怕步子小,但是不积跬步又何以致千里?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找到能让自己内心充实的事儿,然后每天朝着它前进。
对于我自己来说,也一直在探寻我想要的目标是什么。但是,至少在做一件事的时候,我会觉得内心是充实的。那就是瑜伽,我想这个应该是我目标形态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一直在探索,我知道我想要达到的内心状态,我在不断尝试。像一个拼图的过程,我一直在拼凑,只是零件还没找全。但是,我确定我将一直拼凑,直到它完整。然后,我将达到自己所追求的安宁。
很多事情在想象的阶段,它永远是很难的,但是,当你踏出第一步,你会发现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当你坚持一下,会发现习惯了就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种力量是无穷的。然后,一不小心,你就可能甩别人好几条街了。低头走好每一小步,猛然抬头,也许你要的目标,已经到了。
茫茫人海中,我们如此渺小,唯有坚持内心有意义的事,才能让我们不必迷失自己。如果你迷失了,静下心来,和我一样,想想什么才能让你安心,想到了,就迈开步子大胆去做,然后,再感觉内心会有什么变化,我想你一定会欣喜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