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5-07 03:03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00
“简易”意思是简单、容易,“简易功夫”就是简单的学说,“终久大”意思就是最终会广为流传。“支离”的意思是零碎、繁琐,“支离事业”就是零碎的理论,“竟浮沉”意思就是最后要飘零散落。
“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这是陆九渊在“鹅湖之会”中做的诗句,用白话意思是说:“简单的学说最后会流传广大,繁琐的理论最终要飘散流去。”也就是说知识理论要简单明了,通俗易懂,这样的理论才容易得到广泛传播 。
扩展资料
《陆九渊集》中录存诗作一卷二十三首。《鹅湖和教授兄韵》云:“墟墓兴衰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积至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欲知自下升高处,真伪先须辨只今”。
这句诗,应该是源自孔子《易经·系辞》里的“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
这首诗还有一个典故:“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发生在淳熙二年(1175年)春天。时吕祖谦访朱熹至武夷,后朱熹送吕祖谦至信州鹅湖寺,吕素知朱、陆二人在理学观点上有分歧,意欲调和统一之,所以约陆九龄、陆九渊来鹅湖一会,共同讨论学术问题。这就是后来人们所称的“鹅湖之会”。
鹅湖之会上,二陆主张先发明本心,然后加以博览,认为本心之性千古不变,明心功夫终究久大;朱熹则主张通过问学致知的方法,先博览而后归之约。双方各持己见,陆九龄、陆九渊并赋诗明志,讥讽朱熹格物渐修功夫为“支离”,总不免要泛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陆九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00
意思是:
我们简单的学说最后会流传广大,你们琐碎的理论最终要飘散流去。
出处:
我国宋代思想家陆九渊:“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这句话当作哲学思想的衰贬标准,很难说是真理,但是,当作思维形式的衰贬标准,却是真理。繁琐逻挥终究要淘汰,思维要简化。
陆九渊认为心即人的德性是根本,是千古不磨的,人人本自具足的,犹如房屋的基础,德性树立了,然后读书明理,应对万事万物,就可以一通百通了。他们认为朱熹的搞研究、注释经典的工作是支离破碎的事业,违背了圣人之道。
扩展资料
陆九渊从“简易”入手,反对学习过程中的“强探力索”,批评朱熹教人的方法是一种“支离”的功夫。
在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寺会时,应吕祖谦的邀请,陆九渊偕兄陆九龄和朱熹一起辩学。两陆和朱熹各留下一首有名的诗。其中朱熹的“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后来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句。
其实,二陆也有非常有意思的句子,陆九龄的是:“留情转注翻榛塞”;陆九渊的一句是“易简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
朱熹认为应该令人先泛观博览,而后归于约,但两陆则断言教人应该先发明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认为陆教人太简,而陆认为朱教人以“支离”。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01
1、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意思是说:“我们简单的学说最后会流传广大,你们琐碎的理论最终要飘散流去。”
2、出处:我国宋代思想家陆九渊说:“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这句话当作哲学思想的衰贬标准,很难说是真理,但是,当作思维形式的衰贬标准,却是真理。繁琐逻挥终究要淘汰,思维要简化。
3、陆九渊
(1)陆九渊(1139年3月26日—1193年1月18日),字子静,抚州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汉族江右民系。南宋哲学家,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因书斋名“存”,世称存斋先生。又因讲学于象山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学者常称其为“陆象山”。
(2)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进士,调靖安主簿,历国子正。有感于靖康时事,便访勇士,商议恢复大略。曾上奏五事,遭给事中王信所驳,遂还乡讲学。绍熙二年(1191年),知荆门军,创修军城,稳固边防,甚有政绩。绍熙三年十二月(1193年1月)卒,年五十四。追谥文安。
(3)陆九渊为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与朱熹齐名,而见解多不合。主“心(我)即理”说,言“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学茍知道,六经皆我注脚”。明王守仁继承发展其学,成为“陆王学派”,对后世影响极大。著有《象山先生全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02
百度到还有这么一句话: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3 00:02
简易功夫终久大,支离事业竟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