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渐消失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逐渐消失9个民间手艺,过去挺吃香,如今后...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18:0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04:29
①剪纸
实不相瞒我的家乡还是“剪纸艺术之乡”,在过去农村很多人都会剪纸,一到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在窗户上、家具上贴上精心的剪纸。当时就有不少人,就是凭借着出色的剪纸手艺来养家糊口。
大家可不要小看了剪纸,在以前是真的很吃香,因为很多地方都能用得到它,毕竟在以前可以用来装饰房间的东西也不多。但是后来剪纸就逐渐被淘汰了,像现在我的家乡这边会剪纸的就剩下极少数老人了,而年轻人基本没有这个本领。
②箍桶匠
水桶这是每家每户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家具,并且它的种类很多,有些是用来装水,有些用来洗衣服、洗澡,还有些会用来装猪食喂猪等。在过去水桶一般都是木材制作的,而制作水桶的就叫“箍桶匠”。
随着现在工业的不断发展,水桶的材质也五花八门了,比如塑胶的、不锈钢的就最为常见了,这类水桶比传统的木桶更轻便、结实耐用,再加上美观度也更高,所以木桶被淘汰了,而箍桶匠自然就没落了。
③刻印师。
记得小时候家里如果来电报了,或者是有一些需要签字的时候,大人就会拿出印章。在当时几乎家家户户都会有一个印章,它就是起到签名标注财产所有权、身份认证等作用。就连很多没有读过书的人,也都会雕刻一个。当然了,有了印章也是方便他们签字。
可如今文化水平提高了,一般都是手动签名了,自然雕刻印章的人少了。而刻印师也就慢慢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了。
④锡匠
就是用锡或者锡与其他金属合金打造出各种日常用具或装饰品的一种手工艺人。
在几十年前农村很多家庭还能见到各种锡器,它相比于铁器等具有光泽度更高,同时又有防锈抗菌等特点,因此非常受欢迎,并且在我国的历史上流传甚广。
但是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锡器是什么了,也就对锡匠了解不多了。记得小时候在镇上还看到一家专门售卖锡器的商店,都是老师傅精心打制的,但后来关门了。
⑤篾匠
这个在一些农村地区还存在,如果常去农村赶集也能看到一些篾匠售卖的商品。所谓篾匠就是用竹篾编制出各种生活用品的手艺人,一些技艺精湛的篾匠能做出各种你想要的商品。古人说竹篮打水一场空,而技术厉害的篾匠编制的竹篮还能做到滴水不漏。
但现在篾匠制作的商品基本都被工艺制品替代了,所以这门手艺也面临失传的命运了。
⑥锉刀磨剪子
以前经常有人到村子里吆喝着“磨菜刀、磨剪子”,他们就是专门走街串巷帮助别人打磨剪刀、菜刀、钳子等铁器的。
这个手艺看似很简单,但是要做好却也是非常困难的。因为这其中的技术含量也很高,并且多数还是经验和技术的不断总结。只有这也才能器具的锋利度和使用寿命。
⑦钉秤匠
在农村现在有些老人赶集的时候才会用这样传统的老式秤,但是很多的年轻人却未必认识哦。
钉秤匠就是专门替人打制、修复秤杆的一种手艺人。记得我有个亲戚,以前也是个钉秤匠,可是后来随着电子秤的出现,购买老式秤的人越来越少,他就放弃了手艺而是出去打工了。
⑧老扎匠
这也是一门非常古老的手艺了,这类人主要是制作各种陪葬的物品来售卖,他们的手艺十分的娴熟,各种人物、动物都能做的活灵活现。在过去一旦有人去世了,就会去老扎匠铺子里购买这类物品。
⑨补锅匠
老辈人信奉的生活理念就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当时如果谁家的锅子烂了,都是舍不得扔掉的,然后就会找补锅匠来修补一下。
在我十几岁的时候,还经常看到有补锅匠经常走街串巷吆喝着帮人修补各种锅子。可是如今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到了,因为现在很多人家里的锅具,还没有烂掉就已经被扔掉了。这样的背景下,补锅匠也就没有了生存空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