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古诗带拼音版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07:05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5 08:49
《剑门道中遇微雨》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作品,作于作者由陕西南郑前线被贬四川成都途径剑门关时。此诗首句刻画了人物形象,第二句概括自己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自问,最后结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真,耐人寻味。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诗别出心裁,构思新颖,含蓄地表达作者报国无门、衷情难诉的情怀。
1、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带拼音版
jin mn do zhōng y wēi yǔ剑门道中遇微雨sng di:l yu
宋代:陆游
yī shng zhēng chn z jiǔ hn , yuǎn yu w ch b xiāo hn 。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cǐ shēn h sh shī rn wi ? x yǔ q lǘ r jin mn 。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2、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翻译
译文衣服上满是灰尘和杂乱的酒渍,远行游历过的地方没有一处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
我难道这一生就只该是一个诗人?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
注释剑门:在今四川省剑阁县北。据《大清一统志》:四川保宁府:大剑山在剑州北二十五里。其山削壁中断,两崖相嵌,如门之辟,如剑之植,故又名剑门山。
征尘:旅途中衣服所蒙的灰尘。
销魂:心怀沮丧得好像丢了魂似的,神情恍惚。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合:应该。未:表示发问。
最后二句:典出南宋尤袤《全唐诗话》:(唐昭宗时)相国郑綮,善诗。或曰:相国近为新诗否?对曰: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子上,此何以得之?
3、陆游剑门道中遇微雨赏析
赏析这是一首广泛传颂的名作,诗情画意,十分动人。
此诗首句刻画了人物形象,第二句概括自己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自问,最后结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真,耐人寻味。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全诗别出心裁,构思新颖,含蓄地表达作者报国无门、衷情难诉的情怀。
作者先写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陆游晚年说过:三十年间行万里,不论南北怯登楼(《秋晚思梁益旧游》)。梁即南郑,益即成都。实际上以前的奔走,也在万里远游之内。这样长期奔走,自然衣上沾满尘土;而国仇未报,壮志难酬,兴来买尽市桥酒如钜野受黄河顿(《长歌行》),故衣上征尘之外,又杂有酒痕。征尘杂酒痕是壮志未酬,处处伤心(无处不销魂)的结果,也是志士凄凉闲处老的写照。远游无处不销魂的无处不(即处处),既包括过去所历各地,也包括写这首诗时所过的剑门,甚至更侧重于剑门。这就是说:他远游而过剑门时,衣上征尘杂酒痕,心中又一次黯然销魂。
引起销魂的,还是由于秋冬之际,细雨蒙蒙,不是铁马渡河(《雪中忽起从戎之兴戏作》),而是骑驴回蜀。就亘古男儿一放翁(梁启超《读陆放翁集》)来说,他不能不感到伤心。当然,骑驴本是诗人的雅兴。李贺骑驴带小童出外寻诗,就是一个佳话。李白、杜甫、贾岛、郑棨都有骑驴的诗句或故事,而李白是蜀人,杜甫、高适、岑参、韦庄都曾入蜀,晚唐诗僧贯休从杭州骑驴入蜀,写下了千水千山得得来的名句,更为人们所熟知。所以骑驴与入蜀,自然容易想到诗人。于是,作者自问:我难道只该(合)是一个诗人吗?为什么在微雨中骑着驴子走入剑门关,而不是过那铁马秋风大散关的战地生活呢?不图个人的安逸,不恋都市的繁华,他只是百无聊赖以诗鸣(梁启超语),自不甘心以诗人终老,这才是陆游之所以为陆游。这首诗只能这样进行解释;也只有这样解释,才合于陆游的思想实际,才能讲清这首诗的深刻内涵。
这就是说,作者因无处不销魂而黯然神伤,是和他一贯的追求和当时的处境有关。他生于金兵入侵的南宋初年,自幼志在恢复中原,写诗只是他抒写怀抱的一种方式。然而报国无门,年近半百才得以奔赴陕西前线,过上一段铁马秋风的军旅生活,旋即又要去后方充任闲职,重做纸上谈兵的诗人了。这使作者很难甘心。所以,此身合是诗人未,并非这位爱国志士的欣然自得,而是他无可奈何的自嘲、自叹。如果不是故作诙谐,他也不会把骑驴饮酒认真看作诗人的标志。作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衷情难诉,壮志难酬,因此在抑郁中自嘲,在沉痛中调侃自己。
一般地说,这首诗的诗句顺序应该是:细雨一句为第一句,接以衣上句,但这样一来,便平弱而无味了。诗人把衣上句写在开头,突出了人物形象,接以第二句,把数十年间、千万里路的遭遇与心情,概括于七字之中,而且毫不费力地写了出来。再接以此身合是诗人未,既自问,也引起读者思索,再结以充满诗情画意的细雨骑驴入剑门,形象*真,耐人寻味,正如前人所言,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但真正的功夫仍在诗外(《示子遹》)。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公元1172年(南宋孝宗乾道八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前线调回成都(今属四川)。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所以他在南郑往成都途经四川剑阁剑门关时写下这首诗。
陆游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