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综历史】古代中国赋税制度沿革及规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20:58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8 14:46
古代中国王朝的建立与维持统治,离不开两个关键要素:钱与兵。赋税不仅是国家财政的主要来源,也是管理经济的重要手段,是国家强制征收,以维持国家机器运转的。
封建社会的赋税制度主要包括:人头税,即以人丁为依据的丁税;财产税,即以户为依据的调;土地税,即以田亩为依据的田租;徭役和兵役,以成年男子为依据;以及其他杂税。
一、赋税制度的沿革:
1.夏商周贡赋制度:贡赋是土贡与军赋的合称。夏商周三代分封制度下,受封者要向国君缴纳贡赋,这是赋税制度的雏形。
2.春秋初税亩:春秋末期,由于铁犁牛耕技术使用,贵族驱使奴隶开垦私田,导致公田荒芜,诸侯国财政困难。为解决财政困难,齐国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纳税,这是我国征收土地税的开始。
3.秦汉赋税:编户制度,*把农民编入户籍,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徭役、兵役。农民的负担主要有田租、算赋和口赋、徭役、兵役。
4.北魏租调制:实行均田制,受田农民每年向国家缴纳定量的租、调,服劳役和兵役。
5.隋唐:租庸调制,受田农民每年必须向国家缴纳定量的谷物、布或帛,服劳役和兵役,赋役期内,不去赋役者可纳布或帛代役。
6.唐朝中期:两税法,规定一年分夏、秋两季征税,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
7.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规定应服役而不去服役者,应交纳免役钱;清查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纳税。
8.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规定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折成银两,按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来征收。
9.清前期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即把丁税平均摊入地亩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不再征收丁税。
二、规律:
(一)特征分类:以征税标准为据,如人头税、土地税、户税等;以征收形式为据,如实物税、货币税等。
(二)中国古代赋税制度沿革的趋势: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赋税形式由实物为主到货币为主转变;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税种由繁杂逐渐演变为简化;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
(三)赋税制度变革的原因: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稳定国家财政,调整*。
(四)赋税制度变革的影响:调整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利益,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保证国家财政,维护*统治;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