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1 21:1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7 00:27
急性高原病的主要病理生理机制与低压性低氧密切相关,但其具体过程仍不完全清楚。首先,相对性肺泡通气不足是关键因素。高原低氧环境会刺激颈动脉体外周化学感受器,促使肺通气增加,试图提高氧分压。然而,部分人在低氧刺激后肺通气量并未显著增加,导致肺通气相对不足。研究表明,低氧通气反应(HVR)较低的人在进入高原后更易出现急性高原病症状,这表明HVR是预测急性高原病的重要指标。
其次,体液潴留和体液重分布在急性高原病中也起到作用。快速进入高原后,大多数人体液会发生变化,如面部和踝部水肿、多尿和体重减轻,但通常在适应后会恢复。然而,个别人可能需要更长时间恢复,甚至出现尿少和体重增加,这与高原反应的严重程度有关。体液潴留可能由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以及肾素、醛固酮水平的变化引起,导致钠离子重吸收增加和水肿。
颅内压增高也是急性高原病的神经症状来源,与恶心、呕吐、头痛等有关。研究发现,低氧环境可能导致大脑白质水肿,尤其是脑间质水肿,这与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和血-脑屏障的氧感受器失调有关。
最后,肺气体交换障碍在急性高原病中不可忽视。早期或轻度病患可能无明显影响,但中、重型患者可能出现肺功能异常,如肺活量下降、肺部阻抗增加等,这与缺氧引起的肺间质水肿和血管收缩有关,导致肺毛细血管和肺泡上皮细胞通透性增加,液体积聚在肺间质,引发肺水肿。
急性高原病(acutealtitudesickness)是人体急进暴露于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高原地区独有的常见病。常见的症状有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等。头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常为前额和双颞部跳痛,夜间或早晨起床时疼痛加重。肺通气增加如用口呼吸,轻度活动等可使头痛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