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习古人作诗的平仄,看什么书比较好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22:51
我来回答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8:06
可以看《诗韵常识》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26 08:03
古诗的平仄问题,较难辨别的只有古入声,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入声,中古时期的入声字分派到了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之中。由于仄声包括上、去、入三种声调,因此入声消失后变成上声和去声的字仍然是仄声,只有变成现代平声字的那部分古入声才会造成辨识上的一些麻烦。
所谓入声,其实是韵尾为-p\-t\-k的字,例如:“别”的中古音韵尾是-t,“郭”的中古韵尾是-k,“合”的中古韵尾是-p,分别代表了三种入声字。广东方言中的粤语和客家话都较为系统地保留了中古的入声字,不知你的母语是哪种方言,如果是粤语和客家话,你的口音中就保留了这三种入声。但是你可能没有受过语音学的训练,虽然口音中就有入声,却分辨不了。
要分辩古代诗歌中的平仄,你可以先用普通话逐字读一遍,把平声字都找出来,然后用粤语或客家话来读这些平声字,那些发音非常短促,听起来像炒豆子般“毕毕博博”和“滴滴答答”(用粤语或客家话读)的短促声音的就是入声字。这些字在广东方言中收的是塞音韵尾,字音根本不能拉长。
你可以试一下上面那首诗中的入声字,“郭”、“白”、“一”、“别”是变成平声的入声字,用粤语发完“郭”和“白”的音以后,咽喉部是闭塞的,因为这两字的韵尾-K是不爆破的闭塞音;发完“一”和“别”的音以后,舌尖是抵着上齿龈的,韵尾收-t,同样是闭塞的。上边的诗中没有收-p的字,你可以试着发“合”的音,发完以后,上下唇是闭合的。
诗中的“北”、“落”、“日”也是入声,但是你可以先不去理会它们,因为“北”在现代普通话读上声,“落”、“日”现代读去声,还是在仄声范围里边。
我也是广东人,初学辨认平仄时就是用这种方法,多练几次就能掌握了。为什么我不叫你直接用方言声调去辨认呢?因为你不是学语言学的,不知道方言的调值,普通话的拼音读过小学的人都能懂。先用普通话找平声字,再用方言去检验是否里边有古入声,是辨认古诗平仄最快捷和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久而久之,那些分派在上声和去声的古入声你也就都能分辨了。
笨办法就是从网上找《平水韵》,把入声韵部的字全背熟。可是久了不用就会忘记。所以我主张你充分利用广东人的方言优势,用我教你的办法,学会了永远都不会忘记。鐧惧害鍦板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