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11: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31 14:21
中国的抗疟新药研究起始于1967年的五二三项目,其正式名称为中国疟疾研究协作项目,设立于5月23日,由于其军事性质的保密性,代号为523。该项目历经了漫长的筛选过程,经过380多次鼠疟的试验,于1971年10月,成功从中药青蒿中发现了具有抗疟活性的化合物——青蒿素,其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达到100%。
1973年,经过临床验证,青蒿素的抗疟效果与实验室研究结果一致,正式宣告了抗疟新药的诞生。1981年10月,在世界卫生组织主办的北京会议上,中国科学家关于《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引起了国际上的广泛关注,认为这一发现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重要启示,预示着新药物设计的可能性。
1986年,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双氢青蒿素分别获得了新一类新药证书,这些成就得到了国家的认可,它们分别荣获了国家发明奖和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这一系列的突破性成果为中国的生物医学领域带来了巨大的荣誉。
2011年9月,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创制,获得了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级别的国际大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一奖项是对她和团队贡献的极高肯定,也是中国在抗疟药物研究领域取得的重要里程碑。
扩展资料
青篙素是从中药青篙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篙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篙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