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04:1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12:23
清代诗人查慎行,原名嗣琏,字夏重,号他山,后改为慎行,字悔余,又有初白、查田之号,出生于海宁袁花,现地属浙江袁华镇。查慎行自幼聪颖,5岁就能作诗,10岁时已写下《武侯论》。他一生足迹遍布云贵、华中、华北、东南等地,醉心于诗文创作,从大自然中汲取灵感,创作了众多作品,声名鹊起。查慎行不喜好时文,直到康熙三十二年(1693)才中举人。康熙四十一年初,因大学士陈廷敬等人推荐,他随驾入京,进入南书房任职,次年被赐进士出身,任翰林院编修,并担任武英殿总裁纂述。他多次随皇帝巡游塞外,沿途的风土人情都以诗记之,深得康熙帝赏识,被赐予“敬业堂”额额。
湘东驿位于江西萍乡西南,查慎行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游历广东归乡途中,途径此地,他以诗描绘了旅途所见,生动如画。而芦溪则位于萍乡东部。不幸的是,雍正四年(1726),查慎行的弟弟查嗣庭因文字案入狱,导致家族牵连,查慎行因家长失教而获罪,全家*流放。然而,雍正帝在阅读了他的诗文集后,次年释放了查慎行父子,并让他们回归故里。然而,查慎行在不到两个月后便辞世。他的诗歌以旅途见闻为主,善用白描手法,同时对民间疾苦有所反映,被誉为“国朝六家之一”。
综观全诗,查慎行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前两句写的是行程路线,诗人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开门见山,点明了行程方向,不做任何粉饰。接着把一幅令人向往的江南春耕图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人有亲临其境之感,体现了他“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查为仁《莲坡诗话》)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