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需要知道的在化疗期间饮食注意事项和家庭护理有哪些?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6 10:1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11:14
1、饮食
饮食需多样化,营养需搭配得当,多补充多种维生素与水果。“三高一多”,即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多饮水。摄入高热量食物,可保证机体的基本生理需要,将体重维持在正常水平;摄入高蛋白食物可保证皮肤、毛发等在遭受化疗损伤后的修复。营养学家认为,在化疗期间患者所需要的蛋白质应比一般情况下增加50,所需要的热量增加20,所需要的水应增加50。三不宜:①进食时不宜多饮水,最好在进餐前后1 h 饮水。②进食速度不宜过快,要充分咀嚼,以便食物充分消化。③饭后2 h 内不宜立即平躺,最好在椅子上休息一段时间。
多饮水嘱患者多饮水,化疗期间患者饮水量要比平时多些,才能保证肾脏功能正常运转和药物的代谢和排泄。如果每日尿量不足1 500 mL,常表明饮水不够,补充水可灵活选择。但不要喝含乙醇的饮料,因为乙醇可能与某些药物相互作用,使疗效降低或产生严重后果。
2、消化道反应
食欲不振在消化道症状中占第一位。食物摄入量减少,导致负氮平衡,患者免疫力降低,引起或加重感染。经常变换烹调方式,注意色,香,味的调配以增加患者的食欲,以清淡食物为主,避免浓厚的调味品及煎炸,油腻食物。并鼓励患者在进餐前做适当的活动或用少许开胃食物,饮料,如酸梅汤,果汁等,必要时给予促消化的药物,以增加食欲,促进饮食。
恶心,呕吐恶心,呕吐在消化道反应中占二位,不仅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化疗的顺利实施,严重时可导致脱水,电解质失调,体重减轻,甚至衰竭。建议在化疗前2h嘱患者避免进食,而在化疗结束恶心,呕吐减轻后以少量多餐的方式进食,每餐以不引起呕吐为度,多饮水,给予温和无刺激性食物,避免过甜,油腻,或过冷,过热,辛辣刺激食物。限制香蕉,核桃,茄子等食物,并减少含色氨酸的蛋白质的摄入量。
口腔溃疡进食时引起疼痛加剧,使患者不敢进食,患者应避免食用太热,酸性强,粗糙,生硬,刺激性强的食物与饮料,如咖啡。同时补充维生素B 族,进食时食物和饮料以室温为宜,食物应在高压锅内蒸熟,以便灭菌,最大限度保持食物的清洁与无菌。进餐后用软毛牙刷刷牙,或用温水、漱口液漱口,除去食物碎屑,以保持口腔清洁。疼痛严重者可在漱口药内加入2利多卡因止痛。
腹泻对腹泻患者提供纤维含量少的食物,避免过量的油脂,油炸或太甜食物。在应用止泻药的同时,设法排除可能引起腹泻的食物,腹泻严重者,给予进食熬制的小米汤,对胃肠具有较好的补益功能,并注意水分和电解质的补充,多选用含钾高的食物,如蔬菜汤,桔子汁,番茄汁等,以补充钾。常见的5-FU 可造成肠道粘膜损伤导致腹痛腹泻。每天食用酸奶可补充被5-FU 杀灭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减轻症状。
便秘患者住院接受化疗,卧床时间延长,胃肠蠕动减慢,食欲下降,摄入食物及水分减少,肠内容物不足以刺激正常蠕动;由于化疗缘故,尤其是某些止吐药的应用,使肠蠕动减慢,从而导致便秘。便秘患者易发生肛裂,肿瘤患者化疗后抗感染能力明显下降,一旦出现肛裂易引起肛周感染,严重者细菌或局部破损处入血导致菌血症等严重情况,这不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还给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保持大便通畅对每位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都十分重要。患者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膳食纤维是食物中不能直接被吸收的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能够结合胆汁酸好降低其他致癌物质浓度,缓解对肠粘膜的作用,促进肠蠕动,将内容物排泄出去,食用膳食纤维能够缓解患者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酸奶能够有效帮助消化,减少因化疗药物引起的消化不良、恶心、呕吐、便秘等症状,酸奶可以刺激胃酸分泌,增加胃肠消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或果汁,多食萝卜,蒜苗,果酱,生黄瓜等产生食物以增加肠蠕动。适当增加些含脂肪多的食物,如花生、核桃芝麻及豆油等。还可以鼓励患者适当的运动,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一般护理
心理支持癌症患者大多有悲观抑郁情绪,不仅要承受疾病治疗带来的不适,而且还要承受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社会压力,患者往往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悲观等心理反应。这些不良情绪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应当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及病房设施,消除陌生感,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积极疏导,平日经常和患者谈心,对患者身体护理的同时,实施感动服务,温馨服务,舒适护理,取得患者的信任,告知其化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尽量消除其顾虑,使患者放松心情,保持乐观情绪,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基础护理创造舒适的环境,保持病区清洁,空气清新,无异味,呕吐物及时清理,减少不良刺激。患者呕吐时给予协助,如漱口,清洁面部,更换洁净衣服,整理床单,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
健康教育针对患者对化疗知识的缺乏,向患者耐心讲解化疗的目的和方法,以及治疗可能出现的副作用,使患者能正确认识和对待化疗,积极配合化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但是,也应注意健康教育要因人而异,掌握分寸,以免出现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