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8 07:4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5 21:04
樗蒲,这一词语源于宋郑樵的《通志·草木略》中对樗树的描述,"樗似椿,叶脱处有痕,为樗蒲子"。其名称源于樗叶脱落时留下的痕迹,因此五木投子也被称为"齿",掷得胜采时称为"齿采"。五枚木制的掷具,形状扁平如杏仁,两端尖锐,中间平广,一面涂黑画牛犊,一面涂白绘野鸡,体现了其独特的构造。
古籍中记载,樗蒲被认为是老子入胡时所创,被视为一种外国游戏。《晋中兴书》提到,樗蒲可能与胡人的卜术有关。在古代博戏中,乌曹氏曾以五木为子,区分胜负,其中枭、卢、雉、犊、塞是不同的彩。博戏中,以掷出枭形为最胜,卢次之,雉和犊更低。"卢"代表全黑,是最高彩,掷者常呼"卢"以求好运。
樗蒲与飞行棋相似,使用五枚黑白相间的骰子,即"五木",构成六种不同的组合,象征枭、卢、雉、犊和塞五种彩。掷得贵彩者可连掷或进行特殊的游戏步骤,杂彩则不能。这种游戏在朝鲜半岛上仍有流传。现代汉语字典中,樗蒲的拼音为"摴蒱",其传统游戏性质类似后世的掷色子。
樗蒲是继六博戏之后,出现于汉末盛行于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从外国传入。博戏中用于掷采的投子最初是用樗木制成,故称樗蒲。又由于这种木制掷具系五枚一组,所以又叫五木之戏,或简称五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