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3小时前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8 09:54
明代的“大汉将军”是天子卫率,隶属于天下第一卫——锦衣卫。根据《明史·职官志五》记载,这个职位的总人数为1507名。他们负责侍卫、缉捕和刑狱事务,通常由勋戚都督领导,且职位并非固定编制。在朝会和皇帝巡幸时,他们穿着凤翅盔和铠甲,作为卤簿仪仗的一部分,随行扈卫。起初,他们被称为“天武将军”,在明太祖吴元年十二月的官方记录中首次出现这个名称。
“天武将军”最初隶属于拱卫指挥使司,后在洪武十五年,锦衣卫取代了拱卫司,将军的名称也随之改为“将军”,没有了起初的壮丽形容。然而,关于“大汉将军”的名称何时改为“大汉”,史书并未明确记载,但推测可能在永乐年间。《明孝宗实录》中提到,永乐年间选充大汉将军的人员,有随驾征战和擒敌的功劳,子孙可世袭官职,这可能与“大汉”一词的转变有关。
“大汉将军”的名称可能源于对“汉人”或强壮男性的尊称,也可能与元朝镇殿将军的“大汉”概念有关,即选拔身材异常高大的人作为仪仗。这些将军在明代既是禁卫,也是皇家仪仗的一部分,体现了他们的特殊地位和职责。考虑到成祖北平时期的生活环境和身边蒙古勇士的影响,使用“大汉”称呼这些勇士也是可能的。
大汉将军,明代殿廷卫士的称号。锦衣卫所属曾编有大汉将军1500人,取身材高大者为殿廷卫士,以资壮观。另有红盔将军、明甲将军等,亦殿廷卫士称号。凡朝会及皇帝出巡,侍从扈行,宿卫则分番轮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