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7 13:31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15 22:32
南宋时期,道教经历了宗派的繁荣与分化,形成了南北分治的新格局。南方以符箓派为主,包括龙虎山、茅山、阁皂山的三山符箓,如清微、神霄等,还有以炼内丹为宗旨的金丹派南宗。北方则出现了太一教、大道教、全真道等新兴道派,标志着道教教义与教制的革新,内丹学在这一时期大为盛行。
统治者对道教尤为重视,如宋理宗推崇《太上感应篇》,强调善行,以此维护社会秩序和皇权。南宋道派中,符箓派占据主导,茅山宗虽有十五代宗师,但影响力已不如龙虎山张天师道。张天师道在南宋高宗以来备受尊崇,尤其是理宗时期,龙虎山成为符箓道派的中心,地位显赫。
阁皂宗源自灵宝派,尽管在朝廷地位不高,但在民间影响较大。金丹派南宗在南宋内丹学中占据重要位置,主张隐居世俗而不强调出家,传承自张伯端,分为重内丹传统和禅道融合两派。然而,入元后,南宗力量衰弱,与全真、正一派合并,逐渐消失。
南宋道教:南宋统治者对道教不再象真宗、徽宗那样狂热,南宋高宗还对徽宗崇道的流弊作了纠正。对道教的管理也加强了,建立宫观,道士出家等皆有严格*。但统治者对道教仍然信奉,并将崔府君、四圣真君作为皇室保护神而加以崇祀,以庇佑其半壁河山。道教法术同样获得统治者信赖,加以运用,凡遇灾祸或节庆,都命道士做法事,以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