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茶】盖碗茶是什么 盖碗茶是哪个民族的 盖碗茶杯喝茶正确手势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3 00:37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04:09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中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
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一些懂茶道的人很会品茶,他们认为,如果茶香而不清则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只有鲜、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盖碗茶盛行于清代京师(北京),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盖碗茶宜于保温,故后来各地都流行。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一是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
二是置茶: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红、绿茶等,用量通常为3-5克。
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
四是闻香:待冲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
五是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根据权威茶书《中国茶经》里介绍,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后来发展遍及于整个南方。直到清代盛行于整个京师(北京),宫廷皇室、大家贵族,以及高雅茶馆,皆重盖碗茶,各地也因此流行。
盖碗茶历史渊源流长,自然形成了一定的礼仪之道。首先,喝碗盖茶是不能将盖子拿掉的;其次,也不能用嘴吹漂浮在上面的茶叶,而是得用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其作用是可撇开浮起的茶叶等物。
另外,喝盖碗茶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或者是对着茶碗喘气饮吮,这样都是不对的。
盖碗茶到底怎么喝?据行家介绍,盖碗十分特别,既可以单独作杯品饮,也可以用来泡茶。“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因此盖碗又称三才杯,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因此大家喝盖碗茶时,最好保持坐姿端正,头和嘴不前伸,不低头,一手拿着托碟和碗,将茶盖呈倾斜状,另一只手把盖轻轻翻开一道缝儿,举到嘴边小啜。注意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不能有声音,也千万不要把碗盖拿起来,像用杯子喝水那样。
喝茶时用茶盖拨一下,一是把漂浮在茶汤上的茶叶拨到另一面,可以避免一口喝下茶渣;其次看见茶叶上下飞舞,闻着泡开的茶叶散发出的清香,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喝盖碗茶有个讲究的连续动作称为“三吹三浪”。左手托碗托,右手拇指中指提碗盖,在碗面、碗沿上轻拨,后将碗盖半沉入水,由里向外滑动,推三下,绿波翻涌,翠叶沉浮,幻影游动;饮茶时从茶碗与盖的缝隙中啜茶,茶水于舌边、舌根回荡,如此分三次吞下,也是三口为品之意,口中暗香浮动。此为“三吹三浪”。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9 04:09
在汉民族居住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喝盖碗茶的习俗,而以中国的西南地区的一些大、中城市,尤其是成都最为流行。盖碗茶盛于清代,如今,在四川成都、云南昆明等地,已成为当地茶楼、茶馆等饮茶场所的一种传统饮茶方法,一般家庭待客,也常用此法饮茶。
盖碗茶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称“三才碗”,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品盖碗茶,韵味无穷。茶盖放在碗内,若要茶汤浓些,可用茶盖在水面轻轻刮一刮,使整碗茶水上下翻转,轻刮则淡,重刮则浓,是其妙也。一些懂茶道的人很会品茶,他们认为,如果茶香而不清则是一般的茶,香而不甜是苦茶,甜而不活也不能称之为上等茶,只有鲜、爽、活的茶才是最好的茶。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
“盖碗茶”,是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到后世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有如环底杯。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
盖碗茶盛行于清代京师(北京),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盖碗茶宜于保温,故后来各地都流行。
川人使用茶盖还有其特殊的讲究:品茶之时,茶盖置于桌面,表示茶杯已空,茶博士会很快过来将水续满;茶客临时离去,将茶盖扣置于竹椅之上,表示人未走远,少时即归,自然不会有人侵占座位,跑堂也会将茶具、小吃代为看管。茶博士的斟茶技巧,又是四川茶楼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水柱临空而降,泻入茶碗,翻腾有声;须臾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碗外无一滴水珠,既是一门绝技,又是艺术的享受。
一是净具:用温水将茶碗、碗盖、碗托清洗干净。
二是置茶:用盖碗茶饮茶,摄取的都是珍品茶,常见的有花茶、沱茶,以及上等红、绿茶等,用量通常为3-5克。
三是沏茶:一般用初沸开水冲茶冲水至茶碗口沿时,盖好碗盖,以待品饮。
四是闻香:待冲泡5分钟左右,茶汁浸润茶汤时,则用右手提起茶托,左手掀盖,随即闻香舒腑。
五是品饮:用左手握住碗托,右手提碗抵盖,倾碗将茶汤徐徐送入口中,品味润喉,提神消烦,真是别有一番风情。
根据权威茶书《中国茶经》里介绍,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后来发展遍及于整个南方。直到清代盛行于整个京师(北京),宫廷皇室、大家贵族,以及高雅茶馆,皆重盖碗茶,各地也因此流行。
盖碗茶历史渊源流长,自然形成了一定的礼仪之道。首先,喝碗盖茶是不能将盖子拿掉的;其次,也不能用嘴吹漂浮在上面的茶叶,而是得用左手拿起茶碗托盘,右手抓起盖子,轻轻地“刮”几下,其作用是可撇开浮起的茶叶等物。
另外,喝盖碗茶不能端起茶盅接连吞饮,或者是对着茶碗喘气饮吮,这样都是不对的。
盖碗茶到底怎么喝?据行家介绍,盖碗十分特别,既可以单独作杯品饮,也可以用来泡茶。“盖为天,碗为人,托为地,因此盖碗又称三才杯,取天地人三才之意。”因此大家喝盖碗茶时,最好保持坐姿端正,头和嘴不前伸,不低头,一手拿着托碟和碗,将茶盖呈倾斜状,另一只手把盖轻轻翻开一道缝儿,举到嘴边小啜。注意要一口一口地慢慢饮,不能有声音,也千万不要把碗盖拿起来,像用杯子喝水那样。
喝茶时用茶盖拨一下,一是把漂浮在茶汤上的茶叶拨到另一面,可以避免一口喝下茶渣;其次看见茶叶上下飞舞,闻着泡开的茶叶散发出的清香,实在是一种美妙的享受。
喝盖碗茶有个讲究的连续动作称为“三吹三浪”。左手托碗托,右手拇指中指提碗盖,在碗面、碗沿上轻拨,后将碗盖半沉入水,由里向外滑动,推三下,绿波翻涌,翠叶沉浮,幻影游动;饮茶时从茶碗与盖的缝隙中啜茶,茶水于舌边、舌根回荡,如此分三次吞下,也是三口为品之意,口中暗香浮动。此为“三吹三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