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2 22:2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2 23:46
玉楼春,词牌名源于唐代教坊曲,别称繁多,如《木兰花》、《玉楼春令》等,其名称源于五代后蜀顾夐和欧阳炯的词句,如“月照玉楼春漏促”和“日照玉楼花似锦”。《词谱》将其归入林钟商调,北宋以后,此调格律被广泛应用。全词前后阕格式一致,每部分有三个仄韵,且一韵到底。
首句以“何人半夜推山去?”起,接着是“仄仄仄平平仄仄(韵)”,描述了云雾缭绕中峰峦的移动。次句“四面浮云猜是汝”,平仄相间,展现出云雾的轻盈。“常时相对两三峰,平仄仄,仄平平(韵)”描绘了山峰间的常态景色。而“走遍溪头无觅处”则表达了寻找峰峦的不易,“仄仄仄平平仄仄(韵)”富有韵律感。
“西风瞥起云横度,仄仄仄平平仄仄(韵)”描绘了风起云涌的景象,随后“忽见东南天一柱”以平仄平仄平仄(韵)突显出峰顶的醒目。“老僧拍手笑相夸,平平仄仄仄平平(韵)”则通过老僧的反应,传达出惊喜之情。最后一句“且喜青山依旧住,平仄仄平平仄仄(韵)”,表达了对青山常在的欣慰。
《玉楼春·戏赋云山》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作者于公元1196年徙居铅山(今属江西),此词作于他居住瓢泉寓所期间。这首词虽然题为“戏赋云山”,但所着力描述的不过是一种自然现象的瞬息万端的变化,但字里行间似乎寄寓着词人这样一个信念:虽然坚持抗金北伐的力量,多次受到投降派的排斥和打击,但是,就像大雪压不垮青松一样,这股抗金力量不仅不会消亡,反而会逐渐强大,成为国家的中流砥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