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9:00
共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22:45
安土重迁的思想在古代是有着十分重要地位的,成年劳动力在小农经济为主的古代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被严格*人口流动的。首先,从经济上来说,外出需要的大量财物是大部分小农经济生产者无法支持的,尤其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于农事劳动前提下。同时古代有严格的户籍制度,出门游历之类的举动并不像我们在电影和小说中看到的那么常见,必须要有官府开具的官凭路引才可以。其次,当时的人们大多被束缚在土地上,像摊丁入亩之类的法案,都是根据人头来分配土地,一方面,它能实现土地的最大利用率,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民家中的土地都是世代研习下来的,无法随着人而流动,也大大减少了人口向外流动的可能。第三,历史上有士农工商这一分类标准。我们不难看到,社会上最受重视的是*,也就是士,需要供职的士显然是不能到处游历的,农、工、商三者也是一样。四类人中,流动性最大的是商人,但也正式因为商人的流动性,官府才会对商业有着严格的*,因为他们在瓜分了国家利益的同时,也使对人口的管理难度上升了。第四,明代开始传播的程朱理学强调无孝有三无后为大的思想,社会上对孝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离开父母独自远行,显然是违背了这一思想的,不符合当时社会的主流礼法要求,不被社会支持。从历史上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乱世,如秦之前,游历者会比较多,也出现了一些所谓的纵横家,在历史上也有一定影响,但是在和平时期,外出游历,不从事农业生产这一举动的可行性就会大大下降。青壮年的主要义务实在满足家人生活的前提下进行的,外出游历,显然会给留在家中的老人妇女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在官府需要有人出劳力或者征收壮丁时就会出现比较大的问题,大概就因为这些原因,出现了这种父母在不远游的思想吧。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22:46
中国一直都是提倡孝道的。如果远行。势必不能晨昏定省。在父母需要的时候随时照顾。所以在父母的有生之日。做子女的要尽量留在父母的身边。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22:46
《论语》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7 22:47
呵呵O(∩_∩)O~,朋友( ⊙o⊙ )哇,在我国古代‘’父母在世儿女不远游‘’并不是指做儿女的就不需要外出发展自己的事业而光宗耀祖。相反,父母都是希望自己的子女有一番作为地。这种伦常在现代社会还是仍然适用的,是国家、家庭的一种伦理道德,是天下有志青年心中向往地大展身手地好时机;又有哪一个父母不希望自己儿女在外面有一片发展天地有好成就呢(⊙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