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4:1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02 19:22
神经鞘源性肿瘤主要包括神经鞘瘤、含黑色素的施万细胞瘤、神经纤维瘤和神经源性肉瘤。神经鞘瘤起源于施万细胞,生长缓慢,外观上包膜完整,与神经纤维紧密相连,呈灰*或粉红色,切面呈现年轮样结构。显微镜下,Antoni A细胞为致密无血管的栅状排列,而Antoni B细胞则有黏液样改变和囊性区,电镜下可见Antoni A细胞有小胞质突,而Antoni B细胞则胞质丰富,细胞器复杂。
含黑色素的施万细胞瘤除了在脊柱旁沟出现,也可能在椎管内发现。粒细胞瘤,由神经鞘细胞起源,曾有报告称同时在两侧脊柱旁沟出现。神经纤维瘤相对较少,表面看似有包膜,切面半透明,由增生的神经膜细胞和轴突构成,但无真正的结缔组织界限。组织学上,交错的神经网络结构中,细胞不呈栅状排列,电镜下可见长形细胞伸出少数粗大胞质突,散布在胶原基质中。
丛状神经纤维瘤则表现为神经弥漫性梭形增大,多发于脊柱旁沟的交感神经干、迷走神经和膈神经,特别是左侧迷走神经的近端区域。神经源性肉瘤,或称恶性施万细胞瘤,仅占*神经源性肿瘤的少数,主要位于后纵隔,有时可见于前纵隔。这类肿瘤易侵犯周围结构,并能发生远处转移,镜下可见细胞异常增多,核多型和活跃的有丝*。
神经源性肿瘤是*和儿童最常见的纵隔肿瘤,肿瘤分为良性肿瘤如神经鞘瘤、黑色素沉着施万瘤颗粒细胞瘤及神经纤维瘤其中恶性肿瘤有恶性施万细胞瘤和神经源性肉瘤。手术治疗是惟一的方法,恶性肿瘤术后还需放疗提供生存率。神经鞘源性肿瘤占纵隔肿瘤的15%~39%,神经源性肿瘤的40%~60%,75%以上为神经鞘瘤,不足25%为神经纤维瘤;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占*胸腔内神经源性肿瘤的90%。认为,神经鞘瘤比神经纤维瘤更多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