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吏示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5:13
我来回答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6 02:08
唐代诗人郎士元在《送元诜还丹阳别业》中,以“已知成傲吏,复见解朝衣”表达了自己的志向与选择,傲视官场,却又不忘归隐的初心。宋代陆游在《上虞逆旅见旧题岁月感怀》中提到,“漆园傲吏犹非达”,他感慨即使如漆园傲吏那样超然,也未能完全豁达,世事之小,个人之微,难以完全等同。明代陈子龙在《种柳篇》中,借彭泽的傲吏形象,抒发了对无法寄托悲歌的无奈之情。
刘长卿与姜浚在裴式微余干东斋的诗中,以“方言楚俗讹,傲体庄生”描绘了一种地方特色与傲骨风范。孟浩然在《梅道士水亭》中,赞誉的“傲吏非凡吏”与“名流即道流”揭示了道家与名流之间的区别。在与王昌龄的宴会上,孟浩然以“漆园有傲吏,惠好在招呼”表达对道家清高风度的推崇。
岑参的《送梁判官归女几旧庐》中,梁判官被赞为“可怜真傲吏”,他的尘世事务在山水之间变得稀疏。杜甫的《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中,期待两位朋友成为“傲吏”,归隐田园。独孤及在《三月三日自京到华阴于水亭独酌寄裴六薛八》中,与两位朋友共论“傲吏”,相约共享清雅时光。
王维在《漆园古人非傲吏》中,反思古人并非全然的傲吏,他们也需关注世事。钱起在《东溪杜野人致酒》中,邀请“傲吏”车马来访,享受宁静生活。韦应物在和李二主簿的诗中,赞许淮上綦毋三的“满城怜傲吏,终日赋新诗”,表达了对才华横溢的傲吏的欣赏。
这些诗篇通过不同的傲吏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仕途、隐逸与才情的多元理解,以及对傲骨与人生态度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