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谁聪明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05:11
我来回答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3:02
杨修,(175-219)字德祖,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出生于公元175年,东汉建安年间举为孝廉,任郎中,后为汉相曹操主簿。后被曹操杀害,死于公元219年,卒时方45岁。杨氏家世为汉名门,祖先杨喜,汉高祖时有功,封赤泉侯。高祖杨震、曾祖杨秉、祖杨赐、父杨彪四世历任司空、司徒、太尉三公之位,与东汉末年的袁氏世家并驾齐驱,声名显赫。书中记载“自震(杨震)至彪(杨彪),四世太尉。” 曾经效力过:曹操
[编辑本段]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
《后汉书》卷五十四注颜师古注引《续汉书》:“太祖闻之大怒,故遂收杀之,时年四十五矣。” 曹操建造花园时,动工前工匠们请曹操审阅花园工程的设计图纸,曹操看了什么也没说只在园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工匠们不解其意,忙惊动去问杨修。杨修说:“丞相嫌园门设计的太大了,”工匠们按杨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见改造后的园门,心里非常高兴,问工匠们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们说多亏了杨主簿的指点。曹操口中称赞杨修,心里却嫉恨杨修的才华。 曹操与杨修骑马同行,当路过曹娥碑时,他们见碑阴镌刻了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问杨修理解这八个字的意思吗?杨修正要回答,曹操说“你先别讲出来,容我想想。”直到走过三十里路以后,曹操说:“我已明白那八个字的含意了,你说说你的理解,看我们是否所见略同。”杨修说:“绢,杨修色丝也,并而为绝;幼妇,少女也,并而为妙;外孙为女儿的儿子合而为好;齑臼乃受五辛之器,受旁辛字为辤(辤是辞的繁体字)。这八个字是‘绝妙好辞‘四字,是对曹娥碑碑文的赞美。”曹操惊叹道:"尔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曹操平汉中时,连吃败仗。欲进兵,怕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耻笑,心中犹豫不决。适逢庖官进鸡汤,操见碗中鸡肋,沉思不语。这时有人入账,禀请夜间口令,操随口答“鸡肋!”杨修见令传鸡肋,便让随行军士收拾行装,准备归程。将士们问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师,杨修说:“从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决。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今进不能胜,退恐人笑,在此无益,不如早归。魏王班师就在这几日,故早准备行装,以免临行慌乱。”曹操早恨杨修才高于已,今见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大怒以扰乱军心定罪,杀了杨修。杨修死时年仅四十五岁。
[编辑本段]有关杨修的故事
说到此处,杨修的死因也基本上说完了,我们再来说说前面说过的有关杨修的两则故事。 一个是关于解蔡邕题邯郸淳撰的曹娥碑“黄绢幼妇,外孙齑臼”事。 查此事出于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原文有:“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齑(jī)臼(jiù)’八字,魏武谓修曰:“卿解不?’答曰:“解’”几句,案《后汉书.曹娥传》:“元嘉元年县长度尚,改葬娥于江南道旁,为立碑”,考曹娥碑碑文有“上虞县令度尚字博平弟子邯郸淳字子礼撰”的字样(13),上虞,县名,秦始皇二十五年置,古隶会稽郡。所以这个碑是在会稽,又据清光绪《上虞县志》载:“曹娥庙在十都曹娥江西岸,旧在江东,属上虞,后以风潮啮坏,移置今处,隶会稽”,所以这个碑是在现在的绍兴上虞,曹操一生没有过江南,可以很明确地推断这个事情是纯粹虚构的。或许罗贯中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在他的《三国演义》里将这个事情演化到是曹操过蓝田的蔡文姬家里,看见了碑文的拓本来掩盖这个明显的纰漏,也算是用心良苦。另外说句题外话,曹娥碑现在尚存,我曾经去看过,不过汉元嘉元年(公元151年)上虞县长度尚立的碑早已散失。后来在东晋升平二年(公元358年),王羲之也曾经到庙书曹娥碑,文字由新安吴茂先镌刻。此碑绢本手迹现存辽宁博物馆,上有梁代徐僧权、满骞、怀充等人题名,还有韩愈、宋高宗等人题款。而现存的曹娥碑系在宋元佑八年(公元1093年)由王安石女婿蔡卞重书的。此碑高2.3米,宽1米,为行楷体,笔力遒劲,流畅爽利,在我国书法史上较高的地位,由于已历千年,所以可称是弥足珍贵。 杨修的故事 (一)杨修拆门 杨德祖为魏武主簿,时作相国门,始构榱桷(cuījué),魏武自出看,使人题门作“活”字。便去。杨见,即令坏之。既竟,曰:“门中‘活’,‘阔’字。王正嫌门大也。” 杨德祖(杨修)任魏武帝曹操的主簿一职,当时正在修建相国府的大门,刚刚建好屋椽屋桷,曹操就亲自来视察了。看完之后,叫人在门上题了个“活”字就离开了。杨修看见后,就立刻叫人把门拆了。建成以后,他说:“门里加个‘活’字,是‘阔’字。魏王正是嫌门大了。” (二)杨修啖酪 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众莫能解。次至杨修,修便啖,曰:“公教人啖一口也,复何疑?” 有人送给魏武帝曹操一杯奶酪,曹操吃了一点,就在杯盖上写了一个“合”字给大家看,没有谁能看懂是什么意思。按顺序传到杨修那里,杨修便吃了一口,说:“曹公教我们每人吃一口啊,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三)绝妙好辤 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蓥(jī)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 臼,受辛也,于字为‘辤’,所谓‘绝妙好辤’也。”魏武亦记之,与修同。乃叹曰:“我才不见卿,乃觉三十里。” 魏武帝曹操曾经从曹娥碑下路过,杨修跟随着他。看见碑的背面写着“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字。曹操就问杨修:“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杨修回答说:“知道。”曹操说:“你先不要说出来,让我想一想。”走了三十里路,曹操才说:“我已经想出来了。”他叫杨修把自己的理解另外写下来。杨修写道:“黄绢,是有颜色的丝,色丝合成一个‘绝’字;幼妇,是少女的意思,少女合成一个‘妙’字;外孙,是女儿的儿子,女子合成一个‘好’字; 臼,是承受辛苦的事。受辛苦合成一个‘辞’(辤)字:这就是‘绝妙好辞’。”曹操也把自己的理解写下了,结果和杨修的一样,于是感叹地说:“我的才力赶不上你,竟然多想了三十里。” 《后汉书·卷五十四· 杨震列传第四十四·杨修传》修字德祖,好学,有俊才,为丞相曹操主簿,用事曹氏。及操自平汉中,欲因讨刘备而不得进,欲守之又难为功,护军不知进止何依。操于是出教,唯曰:“鸡肋”而已。外曹莫能晓,修独曰:“夫鸡肋,食之则无所得,弃之则如可惜,公归计决矣。”乃令外白稍严,操于此回师。修之几决,多有此类。修又尝出行,筹操有问外事,乃逆为答记,敕守舍儿:“若有令出,依次通之。”既而果然。如是者三,操怪其速,使廉之,知状,于此忌修。且以袁术之甥,虑为后患, 遂因事杀之。 修所著赋、颂、碑、赞、诗、哀辞、表、记、书凡十五篇。
之后就是贾诩 不过德行不行
还有曹操说赤壁之战有郭嘉在不会输得那么惨 但还是会输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3:09
不好比较,文无第一,聪明这东西也差不多。
郭嘉和诸葛亮二人皆是算无遗策,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郭嘉帮曹操下定决心与袁绍一战,助曹操统一北方。诸葛亮审时度势,助刘备从一无名之辈成为一国之君,其每一个决定都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此二者可说战略上在三国执牛耳。
贾诩,侍奉张扬,挫败曹操,在归降曹操后,昔日主仆皆遭曹操所害而唯独他自己得以安然终老,其强大的为人处世,对人物性格和弱点的把握,周旋于乱世的能力可令其不愧 智者 二字。
周瑜 周瑜的聪明是一种浪子的潇洒,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在最关键的时刻他的计谋总不会令人失望,具有强大的个人魅力,以致 与公瑾交 若饮醇醪。
刘备,素有急智,在与人相处的能力上可说三国第一,在与各方周旋之中,公孙瓒、陶谦、乃至曹操、吕布、江东孙家都曾给他帮助。地盘,大将乃至老婆都有人送,其部下各个对其死心塌地,鞠躬尽瘁,离开了他还仍然念念不忘。能够使人如此对他,这需要多大的个人魅力和相处智慧。太恐怖了。
曹操,绝世枭雄,政治 军事 文学 权谋无一不精,若论综合素质,应该冠绝三国。可以说三国,除了刘备没有他驾驭不了的人。倘若关羽先遇见的是曹操……
司马懿,老谋深算,城府极深,对各种尺度的把握相当到位,从三国后期,装病骗曹爽便可看出,这个人实在是太可怕了。军事卓越,在三国中可说最擅阴谋。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3:10
赵云。
也许刚刚看到这个答案的人会觉得我没有看过三国,里面有那么多的谋士为什么不是他们非要是个武将赵云,首先说说大家觉得最聪明的诸葛亮,这个人虽然有智商但是最后被活活累死,所以我觉得一个人被别人累死绝对不是聪明的表现。其次,周瑜,吴国最看重的大都督,不过被别人气死了,只留下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 ”肯定也不算聪明。
赵云,一生都拼战于沙场,他有些事情看不穿吗?我想他不会笨到这个地步,他只是不说出来,大智若愚,最后留下许许多多的故事名垂青史,安享天年,这种人才是真正的聪明,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3:10
聪明是个什么概念?
综合来说,我觉得是曹操.
而且是当仁不让!!!
曹操,历史著名军事家\文学家\政治家,三家于一身.据我所知,能把这三家居于一身的,只有曹操和毛泽东.
论计谋,曹操自己就是个一等一的人才.
而他有的不仅仅是智谋,还有用人的艺术.
还有统帅的能力.
还有个人的魅力.
所有的这一切,都是聪明的体现.
不对,到这个高度已经不能说是聪明了.
应该叫大智大慧.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5 23:11
其实要说三国中谁最聪明,许多人会说是诸葛亮
但我不认为 我就觉得郭嘉比他聪明。诸葛亮之所以有名是因为他的鞠躬尽瘁的精神。而郭嘉是军事上的天才,你可以去百度百科找一下郭嘉,就知道他有哪些军事上的成就。赤壁之战曹操输的很惨吧,但曹操就曾说过,如果郭嘉在的话他就不会输得这么惨。
所以我认为郭嘉是三国中最聪明的。 不过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