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2:4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09 22:50
上海海关大楼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5年,当时称为“新关”、“北关”或“新北关”,具有典型的中国官衙风格。其建筑特色为凹字形平面,三进楼房,歇山顶,屋檐翘角,屋面小阁,大门则是牌楼式,门楣上刻有“江海北关”四字,出自两江总督怡良的手笔。
随着19世纪80-90年代外滩建筑的翻新和重建,江海北关显得陈旧。在赫德掌权于1891年,大楼被设计为砖木结构的新江海北关,保留了旧址基础,同样为凹字形,加入了6层高的方形钟楼和假4层楼房,大门两侧增加了铁栏杆。
至1925年,江海北关迎来第三次重建,汇丰银行的威尔逊担纲设计,大楼于同年12月奠基,1927年12月9日竣工。新大楼占地5722平方米,建筑面积32680平方米,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面向黄浦江,高达11层,主体8层,顶部是四面钟楼;西部则为5层的钢框架结构,底层外墙用花岗石,其余楼层为金山石贴面。大门的设计灵感源于古希腊神庙,四根多立克柱撑起宏伟建筑,顶部方形雕刻花纹,庄重而神圣。
上海海关大楼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路13号,由英公和洋行设计。1864年清政府于现址设江海北关,关署是一座中国衙门式的木构房屋。1853年小刀会起义时被毁,1857年修复,大体原样。此后,中国海关实际上被英美法三国领事馆参与的税务委员会所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