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05 11:22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1-29 03:59
迷惑时忘掉自身的性情,用心灵来判断是非对错。迷惑时忘掉自身的性情,用心灵来判断是非对错。感悟时把那份心情永远牢记,并化入自己的天性。
...暖时融冰成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迷时结性成心,即迷糊懵懂的时候,靠本能、下意识去追求一种原始的、不成熟的理想,却约束或克制了自己的天性。悟时融心成性,即在人的思想达到一定境界,拥有智慧以后以后,能够回归自然,让理想融入自然、天性和本能。
梦醒修真录的作者语但他深知“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的根本原理,因此整个过程中,凡所见种种境界,必视为“心”在“心的种种作用”下的伪装假相,不易随便上当,不会把“心的作用”误认为“心的本体”,也不会把“心的本体”和“心的作用”截然分离,使之二元对立起来。这个“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的比喻,其实是...
佛陀的证悟佛陀的成就法是当下本已具足的,是真实圆满无漏的,是真妄一体、知妄即真,一闻一悟即到,当下成就,成就在当下!迷时结性成心,悟时释心成性。性本不动,因境而起念,遂名曰心;动态的为心,静态的为性,动静一体为道;性为体,心为用;迷为心,悟为性。佛陀的成佛法门竟是如此的真实,简...
佛经中有谈及水和冰的话语吗慧忠曰:“汝但依语不依义。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若无情无佛性者,经不应言三界唯心。宛是汝自迷经,吾不违也。”也有把冰水比做生死关系,如寒山就是,他说:“欲识生死譬,且将冰比水,水结即成冰,冰销返成水。已死必有生,出生还复死。冰水不...
佛语经典语录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 9、佛身者即法身也,从无量功德智慧生,从戒定慧解脱知见生。 10、由凡夫至究竟觉,其功行唯一离相而已。 11、直心直行,直取无上菩提,可谓真大丈夫之所为。 12、不着能行所行之相,是即我法双空,并空亦空。 13、.但求一席安心地,谁与龙蛇论是非。 14、心莫作...
什么样的境界才算大境界佛语:"寒时水结成冰,暖时融冰成水;迷时结性成心,悟时融心成性,心性本同,依迷悟而有所差别."一切皆态度使然.林则徐
佛教祝福的句子8. 不诽与不害,严持于戒律,饮食知节量,远处而独居,勤修增上定,是为诸佛教。即使雨金钱,欲心不满足。智者知xxx,乐少而苦多!9. 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10. 慈悲心生起才是“灵魂”苏醒的开始,才是自*打开的开始,也是...
佛语心经语录13. 285.譬如寒月,水结为冰。及至暖时,冰释为水。众生迷时,结性成心,众生悟时,释心成性。14. 诸佛菩萨与一切蠢动含灵同此大涅盘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法。15. 坛经者,人人皆知出于曹溪,而不知曹溪出于人人自性。人人皆知经为文字,而不知文字直指人心。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转载]悟前,悟后的生活有什么不同?开悟之后的生活又就是以“缘起性空”观照自己的生活,了知诸法本无自性,并以“止观双运”时时训练我们这颗心,将“空性”引导入我们的生活当中,放下执着,不要用“自以为是”的感觉去分别。如果我们的心能够松弛、包容、不在意、不计较、不攀缘任何外在现象,心就会很坦然地属于自己,此时才能感受自己内在的那份明朗,“吃饭的时候就...